連續舉辦6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上海,今年又發布了政策措施支持大模型發展。
8日下午舉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閉幕式上,《上海市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公布,并發布了“模”都倡議,簽約了三批人工智能項目,成立上海人工智能開源生態產業集群。
(資料圖)
“模”都這樣打造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介紹,措施圍繞創新能力、創新要素、創新應用、創新環境四大方向,重點打造三項計劃以及五大平臺。
破解發展瓶頸的三項計劃,一是大模型創新扶持計劃,重點支持上海市創新主體研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模型,實施專項獎勵,加速模型迭代;二是智能算力加速計劃,強化大模型智能算力建設力度,建立綠色通道;三是示范應用推進計劃,加強大模型在智能制造、教育教學、科技金融、設計創意、科學智能等垂直領域的深度應用和標桿場景打造。
“下一步我們將攜手海內外各類英才全力推進卓越引領的 ‘模’都上海建設。打造大模型企業人才集聚的創新高地,鼓勵在滬開展大模型的研發和產業化,對重點項目及人才團隊給予優先的政策支持,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創新環境,加大資金的支持力度,對新增的大模型、高水平的算力、智能算力建設和使用,給予分級分類的支持,進一步壯大人工智能產業基金的規模,引導和撬動市場資本。”張英說。
32個重大產業項目投資總額288億
除了政策發布,閉幕式上簽約了三批項目,分別圍繞算力、數據、大模型,以及硬件類和軟件類。
“大會共對接210家上下游企業,達成110億意向采購協議,推動32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88億。”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在做閉幕總結時說。
將人工智能定為三大先導產業之一的上海,正為全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探索實際經驗。最新數據顯示,上海人工智能規上企業數已從2018年的183家增至2022年的348家,產值實現倍增,從1340億元躍向3821億元。
6年來,上海率先發布了政策探索人工智能發展樣本,包括國內首個地方人工智能五年規劃、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22條”、國內首部人工智能省級地方性法規等。2019年起,上海發布了3批共計58個AI重大應用場景。
吳金城說,本屆大會累計1400余名嘉賓參會,展覽面積超過5萬平米,共計舉辦133場論壇。截至8日下午3:00,線下參觀人數突破17.7萬人,全網流量突破10.7億人次,比上屆增長了68%。全網曝光量64.1億,均創歷史新高,輻射2600余家網絡與媒體。大會共對接210家上下游企業,達成110億意向采購金額。大會期間《上海市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2023-2025年)》、《人工智能大模型倫理規范操作指引》、《AIGC風險評估框架(1.0)》等成果重磅發布。
攝影/任玉明
吳金城稱,上海將充分發揮大會的磁場效應,以更大力度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做好算法創新、算力建設、數據匯集的大文章,努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