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6日)上午 ,影響幾代人的《上下五千年》最新版“新時代版”,在上海書展的世紀活動區與讀者正式見面。
少年兒童出版社介紹,此次推出的“新時代版”集中在中國古代史部分,一共18冊。采用更加適合青少年翻閱的大開本形式,吸納近年來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50%選目新增,100%故事全新撰寫,并配有3000多張精美圖片。在今年7月的線上首發當日,銷售就突破10萬冊。
大專家寫小故事
【資料圖】
《上下五千年》是少年兒童出版社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編輯出版的一套少兒歷史通俗讀物。采用歷史學家林漢達開創的“以故事講歷史”的形式,貫通中華五千年文明,一經推出就受到海內外讀者的熱烈歡迎,獲得多項榮譽,并入選“感動共和國的 50 本書”。40余年來,這套書完成了幾次重大的內容更新與增補,暢銷不衰,累計發行量超過1000萬套,成為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經典品牌圖書。
此次出版的新時代版,編纂時間歷時三年多,從內容到形式都進行了全面更新。立項之初,就確立了“請大專家為小朋友寫歷史故事”的編輯方針。中國史學會原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統編中學歷史教材總主編張海鵬擔任總主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育濟、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于化民共同擔任執行主編;20余位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歷史學家,分別擔任斷代史編委與專題史編委;100余位歷史學家參與選目、編纂。
全書主要分為兩大板塊,故事類篇目和專題類篇目。故事類篇目以時間為線索,把中華大地上從古人類的誕生,到清代末年大變局的歷程娓娓道來。專題類篇目以專題為切入點,選編了大量科技、文學、藝術、制度、考古等相關內容。此外,還加入了不少中外交流以及港澳臺、西藏等地區歷史相關的內容,體現了“多元一體”的民族史觀。其中,涉及港澳和臺灣歷史的部分,分別由澳門理工大學中西文化研究所教授譚世寶和臺灣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孫若怡編寫。
專程從臺灣來參加上海書展的孫若怡說,臺灣自古即為中國的領土,歷經清朝的統治和劉銘傳的現代化,臺灣已成為中華倫理道德文化的核心文化區,這一點尤其可以從1895至1915年間,臺灣長達20年的抗日運動充分體現。“這些臺灣抗日革命志士,他們信仰的神明,依托的廟宇,或者是組織群眾宣揚的主義,秉持的正是中國民間信仰和儒家的道德理念。”
在新時代版《上下五千年》中,澳門史的內容也有明顯增加,其中一個故事是1521年發生的屯門海戰。王育濟說,這是中國人第一次與西方殖民者發生的大海戰,以中國取得勝利而結束,“但這樣一次重要的海戰,在以往的教科書和一般的歷史讀物中,是很少能夠看到的。”
把故事講準確、生動、透徹
盡管近年來,各種短視頻平臺發展得風生水起,對圖書市場造成進一步沖擊,但家長普遍還是重視子女的紙質書閱讀,少兒類歷史讀物更是廣受歡迎。“少兒通史著作層出不窮,其中雖有優良之作,但也有抄襲拼湊、觀點陳舊、肆意戲說之作,歷史虛無主義需要我們高度警惕。”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馮杰說。
在敘事方式上,《上下五千年》新時代版繼續發揚林漢達“講好故事”的傳統,力圖把故事講準確,講生動,講透徹。王育濟說,把故事講準確,就是要忠于可靠的歷史文獻,避免虛構。例如“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糾正了荊軻在易水河邊喝完酒,把酒碗一摔就登船“刺秦”這個虛構歷史細節。
關于黃道婆的故事,以往的敘述都是說,她年輕的時候是童養媳,為了反抗封建婚姻而被迫逃婚到海南,向黎族群眾學習了一手紡織手藝,然后回到家鄉。然而,事實上,童養媳、逃婚都是現代人的虛構。“告訴讀者一個更真實、更可靠的歷史故事,是我們的努力,也是我們的職責。”
王育濟說,把故事講透徹,就是不但要講故事,還要把背后的緣由講清楚。比方說倉頡造字,古書上寫是因為他長了四只眼。但是人怎么可能有四只眼?作者解釋,主要是指倉頡有突出的觀察能力,就像長了四眼一樣,“一下就把他突出的貢獻說清楚了。”
再比如英國外交使團第一次訪華,乾隆皇帝對他們根本不感興趣,很冷淡,也明確拒絕了跟英國通商的請求。這時,離鴉片戰爭爆發只剩下40年的時間。書里寫道,鴉片戰爭的慘敗,中國百年屈辱的源頭,不在乾隆皇帝對馬戈爾尼的淡漠,而在清朝靈魂的深處。“故事能講得如此透徹,如此深刻,這是真正的畫龍點睛。總而言之,把故事講透徹,把老故事講出新意境,是我們努力的一個點。”
第一財經還從上海書展獲悉,《上下五千年》(新時代版)的所有故事內容,都將被錄制成音頻,以后還會開辟更多的融媒體傳播途徑。此外,民國史和共和國史的部分,也在緊鑼密鼓編寫中。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