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家庭戶均總資產161.7萬元、住房資產占比高達77.7%、家庭財富管理整體處于“亞健康”……近日舉行的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廣發銀行聯合西南財經大學發布一份《2018中國家庭財富健康報告》,其中多項“扎心”數據,既讓人深有共鳴,又增添幾分焦慮。
戶均可投資資產超55萬
報告通過對全國七大區域(華北、華南、華中、華東、西南、東北、西北)23個城市開展市場調研,對近萬個樣本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得出初步成果。據介紹,中國家庭金融調查項目從2011年開始每隔兩年進行一次,這一次為第四輪的跟蹤調查。
我國城市家庭近幾年資產和財富規模都快速增長。調研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家庭戶均資產規模在2011年大約是97萬元,2017年已增長到150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7.6%。照此數據推算,在2018年我國城市家庭的戶均總資產規模應該在161.7萬左右。
由于我國城市家庭負債程度比較低,所以家庭凈財富規模和可投資的資產規模也同樣保持了類似的增長趨勢。2011年家庭戶均凈財富大概是90.7萬元,2017年為143萬元左右,年均復合增長率是7.9%,預計2018年我國城市家庭戶均凈財富規模約為154.2萬元。
從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來看,2011年約為29萬元,2017年為50.7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8%,預計2018年我國城市家庭的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約為55.7萬元。如果按照城鎮家庭2.65億戶來計算,那么我國城鎮地區家庭總體可投資資產規模達147.6萬億元。
房子占總資產比重近8成
“城市家庭財富管理整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廣發銀行副行長宗樂新介紹,調研發現23個城市家庭的財富健康得分平均值為68.5分,距離85分非常健康的程度還有較大距離。
報告認為,城市家庭財富管理健康得分85分以上是非常健康,75分至85分為基本健康,60分至70分為亞健康,60分以下為不健康,50分以下為非常不健康。而從整體數據來看,只有6.7%的家庭財富管理水平非常健康,26.8%的家庭財富管理水平為基本健康,28.4%的家庭財富管理水平為亞健康,不健康以及非常不健康的家庭分別占32.8%和5.3%。
報告認為,中國城市家庭財富管理存在“五大不合理現象”,財富管理水平有待改善。
首先是家庭住房資產占比過高,住房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占比77.7%,遠高于美國的34.6%;而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占比僅為11.8%,在美國這一比例為42.6%。較高的房產比例吸收了家庭過多的流動性,擠壓了家庭的金融資產配置。
其次,在投資理財產品時,過半家庭不接受本金有任何損失,剛性兌付要求較強。數據顯示,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損失,同時又期望較高的理財收益。
另外家庭的投資品類缺乏多樣性。數據顯示,67.7%的中國家庭僅僅擁有一種投資品,22.7%的中國家庭擁有兩種投資品,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家庭僅占10.6%。尤其家庭商業保險參保率偏低,僅有不到15%的家庭成員擁有商業保險,且家庭更愿意為未成年子女投保,忽視對家庭頂梁柱的保障。10歲至18歲家庭成員參保率最高,為21.3%。其次為10歲以下家庭成員,參保率為19.5%。
風險類資產占比較低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徐舒分析,城市家庭財富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住房資產占比太高,“一方面使得家庭金融資產受到擠壓,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任何波動也都會相應引起家庭財富的巨大變化。”
此外,“亞健康”狀態也跟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一些自身特點有關。數據顯示,家庭金融資產中銀行存款占比達42.9%,其次是理財產品為13.4%。在風險類資產上的配置較低,股票占比大概是8.1%,基金占3.2%,債券只有不到1%。
報告分析,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占比僅為11.8%,照此推算,中國城市家庭總資產中,約有0.96%的資產配置股票。
僅1%的家庭資產用于炒股?這似乎并不符合很多股民的直觀感受,很多人認為“數據經不起推敲”“這個數據不正常”。
根據2018年3月深交所發布的《2017年度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2017年A股受訪投資者證券平均賬戶資產量為53.9萬元。如果按照1%的數據反推,中國家庭平均資產可能會高達5000萬元以上——而這同樣是一個讓人很難接受的數字。(孫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