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電視劇備案和上線數量下滑的同時,各類視頻網站以及短視頻平臺上的短劇、情景劇卻越來越多,一集時長一到兩分鐘,半小時就能看完整部劇。那么,短劇受到追捧的原因是什么?短劇制作和傳統電視劇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集不到兩分鐘,就能展現人物故事、展開矛盾沖突,這樣的短劇越來越多地出現。徐雅昕是一名短劇演員,在業內更多地被稱為短視頻紅人。她主演的短劇主要在短視頻平臺播放,因而往往采用豎屏的模式進行拍攝制作,更適應觀眾手機端觀看的習慣。
短劇編導蔡運麟表示,短劇跟傳統電視劇的不同是,電視劇可能用兩三場或三四場戲完成一個情節,但是短視頻,只能要求一場戲就完成一個情節,并且在這場戲中所有的語言、表演都是簡潔、夸張的。
這一部穿越題材的短劇團隊在2月20日復工。該團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前期策劃到現場拍攝,再到后期剪輯,一集短劇大約需要三天時間。完成后在短視頻平臺上線,劇集更新周期一般是每周兩到三集。
數據顯示,2019年上線劇集總量較2018年下降21%,電視劇備案數量也下滑超過20%,平均單部備案集數出現4年來的首度縮水。與此同時,2019年《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首次超過長視頻。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用戶觀看習慣變化的背景下,短劇依托更新頻率快、劇情節奏緊湊的特征受到追捧,讓短劇制作團隊的賬號在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粉絲。
青島新成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 蘭嬌:我們也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在全網收獲了上千萬的粉絲積累,有些視頻數據比較好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到四五千萬甚至以上的播放量。
大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內容主管 王澤瑾:我們是一個20人左右的小團隊,旗下有4個項目,每個月大約能產出50多條片子,而且我們還曾經創造過當天漲粉50萬的紀錄。
打造爆款是關鍵
短劇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當前短劇市場的競爭仍處在早期階段,隨著越來越多影視公司的進入,以及變現方式的拓展,未來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那么,短劇的盈利方式是什么?目前的播放平臺又有哪些相應的支持措施呢?
宋怡錕是一名短劇導演兼編劇,像她這樣身兼數職,在短劇制作領域很常見。為了節約成本,一個短劇創作團隊一般只有幾個人,卻要承擔導演、編劇、攝像、后期剪輯、演員等多個崗位的工作。她表示,制作成本其實不會太高,主要出現在人員、道具等,內容保持一周大概兩到三次更新的準備,也是為了保證內容的質量,目前的盈利方式主要集中在劇情中的軟廣。
王澤瑾是一個短劇團隊的內容主管,他的工作日常就是同各個編劇開會研究劇本。他告訴記者,一般短劇依托網絡紅人為核心來打造,所以團隊內只有飾演主角的網絡紅人才能參與廣告分成,波動較大,而其他工作人員的收入來自固定工資加獎金。盡管短劇的制作成本要比電視劇低很多,以場地和人工費用為主。但由于大多數平臺的短劇都是免費觀看,盈利方面主要依賴于廣告收入,線下活動和直播帶貨的變現方式也正在擴展中。
王澤瑾表示,短劇前期投入很大,編劇、導演、紅人都是非常龐大的用人成本,所以對于一個公司來說,能出爆款、被粉絲關注,這些都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打通商業閉環,要能變現才能夠持續地發展下去。
對于短劇這個新風口,當前大多數視頻平臺都推出了專門的支持措施,不僅設立針對小短劇創作者的招募的計劃,還配套了相應的流量扶持,運用大數據來幫助短劇制作團隊降低溝通成本,還會提供資源整合的機會。
優酷短劇業務負責人 平馬:2月底優酷發布了短劇合作白皮書,緊接著就上線了小劇場頻道,平臺已經收到了超過兩百多家公司的投稿、方案、成片等,也不乏一些特別頭部的制作公司。
這塊內容雖然是一個新風向、新風口,但是可以感受到源源不斷的熱情。
美拍總經理王華透露,美拍的平臺上已有數千部短劇內容,用戶的短劇播放時長明顯高于普通短視頻。
當前短劇的競爭仍處在早期階段,參與者主要是網紅孵化機構和影視工作室。隨著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參與進來,變現途徑漸漸清晰,短劇市場的未來會進一步爆發。
美拍總經理 王華:有一些影視公司它手里本來就有一些IP的版權,所以其實它如果再延伸成小短劇,成本也許還會更低一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