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4月20日宣布,未來3年再投2000億元,用于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同期,騰訊、京東也競相加碼新基建,通過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阿里再投2000億元
“肯定是真金白銀干啊。”阿里云內部人士這樣表示。2017年,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探索人類科技未來的實驗室“達摩院”,并在3年內研發投入1000億元,用于涵蓋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的研究。而此次追加2000億元面向核心技術研發和數據中心建設,更多是來自于對新基建的信心。
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對未來有信心,對數字經濟有信心。云智能是阿里巴巴的核心戰略之一,我們已經堅持投了11年,不會因為疫情而減少投入,反而要加大投入。未來3年,阿里云再投2000億元,用來搞新技術、新基建。”
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1個區域部署了上百個數據中心。阿里云飛天操作系統管理的服務器規模在100萬臺,3年再投2000億元,則意味著阿里云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規模大幅增加。
記者了解到,阿里云將重點布局中西部、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等數字經濟發達地區,而“自研自用”也成為未來阿里云建設的一大特點。在新一代數據中心建設中,阿里云將大量采用達摩院、XG實驗室、平頭哥最新的技術和研究成果,大規模部署飛天云操作系統、含光800芯片、神龍服務器、自研云交換機、高性能低延時網絡、大計算系統集群等核心自研技術。“只有以創新技術加持的新一代云數據中心才能應對數據量暴增的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的需求,成為真正的數字基礎設施。”阿里云表示。
新投資來自新需求
大量砸錢是基于對需求的判斷,而重點區域的輻射效應格外受到新經濟巨頭的看中。在這些重點布局的區域中,既有上海、杭州等數字經濟的先行者,也不乏重慶、貴陽、武漢等中西部重鎮。
以上海為例,《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日前正式發布。阿里巴巴數字政府事業部上??偨浝碓S敏指出,復工復產剛需帶來了在線經濟爆發性增長,上海市政府準確地抓住了這個關鍵要素,圍繞重點領域打造在線經濟,非常契合時代的需求。這項行動方案的制定將對上海乃至全國的在線經濟起到加速器的作用。而早在2019年底,包括“平頭哥”團隊在內的阿里巴巴上海研發中心已經在浦東張江人工智能島正式啟用。
同樣看重上海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優勢,騰訊日前與上海松江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產業基地項目。根據協議,超算中心將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并以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為全社會提供云計算服務。至此,騰訊已在上海落地數個數據中心,且騰訊上海數據中心是騰訊全國三大核心節點之一。騰訊在全國有超過50個成規模的數據中心,主要分布在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為核心的沿海區域,以匹配互聯網用戶的分布特點。
而隨著互聯網業務的高速發展和縱深布局,近年來騰訊展開了一系列超大規模自建數據中心的布局,并從一線城市向二線周邊轉移,比如能源條件更富集的河北懷來、江蘇儀征和廣東清遠。這些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將為懷來、清遠等地帶來超過500億元的投資。同時,騰訊在數年前就開始在綠色能源豐富的重慶和貴陽布局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以及特高防護等級數據中心,并已陸續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騰訊數據中心在華北、華東、華南、華西的全面均衡布局業已形成,為新基建背景下互聯網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奠定了基礎。在騰訊最新公布的一攬子湖北投資計劃中,武漢是戰略重點。騰訊表示,將繼續推進騰訊(武漢)數字產業總部的建設,在數字政府、智慧教育、智慧出行、人工智能以及安全等方面與武漢深度合作。同時,未來5年內,騰訊在湖北的員工規模將達到現在的4倍。
京東也宣布,在未來3年內向湖北投資超過60億元,從新基建、產業扶持和扶貧助農三大領域入手。其中在新基建方面,京東的著力點將是智慧物流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同期,小米武漢總部二期項目等落戶武漢光谷,計劃布局小米人工智能與云平臺、移動物聯網、引進小米生態鏈企業等多項業務。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