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組觀影數據讓人倍感唏噓:3月22日,有529家國內影院開業,總場次1389場,觀影人次1326人,平均每場觀影人數不足1人。
事實上,這只是電影行業復工現狀的一個縮影:影片撤檔、劇組停拍、院線停業、復工之路一波三折……疫情影響下,電影行業似乎已進入“至暗時刻”。
如何危中尋機、度過寒冬?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人民網財經專訪時表示,電影行業已進入“減量提質”階段,要提前研判趨勢,抓住轉型發展的先機。
電影行業到底有多難? 進入“減量提質”階段
突發的疫情導致線下影院全部停業。比現狀更令人不安的是,預期的不確定性。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司若認為,在影院關閉或者是暫停營業的情況下,傳統的電影發行放映模式受到很大沖擊,因為影院無法營業,租金等各方面的成本壓力隨之加大,造成運營方損失嚴重,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在影院票房流水為零的情況下,運營情況舉步維艱,很多企業面臨倒閉。
更多的行業從業者,則更直觀地感受到疫情的深刻影響。路畫影業總裁蔡公明表示,疫情對院線電影的影響主要呈現在這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票房方面的損失,春節檔國內電影市場損失很大,隨著疫情蔓延,全球票房的損失會更高。同時,疫情對行業造成的損失不能單純看票房數字,全國多數影院的生存狀況將更加嚴峻;另一方面,中國電影行業目前正處在從量變到質變的階段,疫情的出現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當前,電影行業面臨加速洗牌,從制作到發行、院線,再到終端影院,優勝劣汰的進程會加速,未來電影行業投資人也會更加謹慎。
導演楊翌舒提出,疫情期間網絡電影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不僅用戶需求更加旺盛,而且越來越多的成熟團隊想要積極嘗試網絡電影。同時,由于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開機拍攝,不少創作者有了更多時間來打磨劇本,為做出精品的內容做沉淀,這也是網絡電影發展的必經之路。
會否出現“報復性”觀潮?或將出現短暫觀影熱潮
疫情雖然還未結束,但關于“報復性”消費的話題已經引起熱議。而在電影行業,疫情結束后是否會迎來“報復性”觀影潮,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人民網財經專訪時表示,不排除出現短暫“報復性”觀潮的可能。
司若介紹說,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有了很強勁的反彈,新冠肺炎疫情過后,,這種反彈也很有可能會出現。尤其是在確保線下觀影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大概率會出現短暫的觀影熱潮。在蔡公明看來,電影市場的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宣傳發行方、影院等各方緊密合作。同時,蔡公明指出,目前電影行業存在院線作品擠壓扎推的問題,疫情過后,行業應該考慮讓更多的影片均勻合理地分布在各個檔期,而非一個檔期內多個片子扎堆競爭。
基于當下的行業態勢,司若認為,電影人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場變化,研究受眾消費需求和消費心理,無論是在電影的創作、制作、生產,還是發行、放映等全產業鏈上,都要能夠適應市場新打法,不被市場所拋棄。
網絡電影的“春天”來了? “線上+線下”或成未來趨勢
院線電影迎來“至暗時刻”,網絡院線卻在這個春節發展迅猛。云合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視頻平臺共上線30部網絡電影,較去年增加10部,2020春節檔電影日均有效播放較2019年提升32%。
隨著《囧媽》《肥龍過江》兩檔院線電影相繼轉向網絡平臺播出,其有效播放位居2020年春節檔網絡電影前2位,由此開創了一種院線電影從“線下”走向“線上”的發行新模式,也為網絡電影大盤量帶來巨大提升。
因此,部分電影從業者給出了“院線轉網播”這一答案。
“從院線轉網絡的新模式影響著整個行業。”蔡公明認為,目前受疫情影響劇組停機,很多相關工作都在延后,而電影不是人們生活的剛需,所以,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做出一些合理調整和改變,尤其是對中小企而言,一定要抓住新的機會適時轉型。
同時,蔡公明指出,窗口期規則應該被行業共同認可和遵照,只有以此為基準,影片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和受眾群體。
至于疫情是否會給電影宣發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教授徐楓認為,近年來,電影向網絡發展是一個必經之路,也是電影發行放映一個必然趨勢。如今,“線上影院”讓電影片方多了一種發行方式,尤其是對于那些優質的小眾電影類別來說,無法在線下影院實現大量排片,但能夠在線上影院實現精準獲客。
同時,“線上影院”也無限延長了電影本身的生命周期,可以在保住線下票房的同時,在線上實現薄利多銷,帶來更大的收入。業內預計,疫情之后,線上影院會成為行業內一個新潮流。
“疫情是一劑‘催化劑’,加速了院線電影從線下走向線上的發展趨勢。”徐楓表示,“線上”與“線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未來網絡電影也將與院線內容形成互補,兩種發行方式應相互依存、協同發展。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