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為指導官兵科學佩戴口罩,有效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進年度工作開展,嚴防嚴控聚集性疫情發生,在充分分析研判疫情風險基礎上,圍繞“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總體防控策略,結合當前夏季來臨、氣溫升高等實際情況,參考《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對廣大官兵近期的熱門提問進行解答。
參加執勤任務官兵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國內的新冠疫情應該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面臨著散發病例、境外輸入以及聚集性疫情的風險。武警部隊執行各類勤務保障任務,因為工作原因接觸的社會人員較多,接觸距離較近,這些人員的感染狀況不明,所以要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在車站、機場、出入境口岸執勤的官兵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防護口罩。營門哨兵、進入營區的地方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要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工勤人員工作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的口罩。工作場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風清潔。同時,所有人員嚴格手衛生,每日做好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可疑癥狀,應盡早就醫,主動向單位報告發病情況及接觸史,暫時離開工作崗位,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排查。
低風險地區是否還要全天佩戴口罩?
關于是否佩戴口罩,應遵照一個原則,就是在通風條件良好并且能夠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具體包括以下情況:一是在戶外,比如營區內、操場、公園、人流量比較少的街道,需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無需佩戴口罩。尤其在劇烈運動的時候不能佩戴口罩。二是近期沒有新發病例報告的低風險地區,在能夠確保有效通風換氣的辦公場所內,人員之間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情況下,無需戴口罩。但是,有三種情況建議佩戴口罩:一是在一些比較封閉的公共場所,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電梯里、多人共處一個辦公場所且人員密度較大,以及接待外來人員等無法確定風險的工作環境下應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二是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的人員,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無呼吸閥符合KN95/N95級別或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主要是為了避免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這不僅在疫情期間,將來在任何時候都應遵照這個原則。三是在特定的環境內,比如本人去醫院就診,或者陪同親友去醫院,在醫療機構內都要戴口罩。以上三種情況建議規范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項?
(一)注意衛生,佩戴前、脫除后應做好手部衛生。
(二)需重復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懸掛于清潔、干燥的通風處。
(三)備用口罩建議存放在原包裝袋,如非獨立包裝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確保其不變形。
(四)如佩戴口罩感覺胸悶、氣短等不適時,應立即前往戶外開放場所,摘除口罩。
(五)廢棄口罩歸為其他垃圾進行處理,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密集場所工作人員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廢棄口罩,需單獨存放,并按有害垃圾進行處理。
出差出行人員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對于出差出行人員,應該做好個人的預防。第一在出差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看一看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確診病例或者疫情的發生,如果是高風險地區,建議暫緩出差。另外,要了解當地的防控政策,出差前要準備一些必備的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以備路途中使用。第二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也要做好個人防護,要按照乘務人員管理要求,遵守秩序,有序排隊,保持安全的人際距離,并且全程要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盡量減少在交通工具上用餐的次數,妥善保存出行票據,以備查詢。第三入住酒店應該選擇條件比較好的賓館,入住后要注意通風換氣,酒店按照防控政策要求,會每天對公共設施進行消毒。第四關于用餐,因為近期有些疫情是由于聚餐引起的,建議采取分餐制,如果需要聚餐也要盡量減少聚餐的人數,縮短聚餐的時間,可以優先選擇戶外用餐,在室內用餐的時候要注意通風,倡導公筷、公勺這些良好的就餐習慣。第五出差期間發現自己有發熱、干咳、乏力等可疑癥狀,要盡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第六所有人員自覺下載“健康碼”小程序,每日打卡,如實填寫所在地址、健康狀況等信息,健康碼作為個人出行的電子憑證,根據查驗人員要求配合出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