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真的太難了,賺錢哪有什么躺賺。
昨天,兩市午后上演大逆轉,滬指收復3000點,深成指、創業板指強勢翻紅,創業板指走出了一個漂亮的深V,再創反彈新高。雪球上的評論一致向非價投倒。球友@Leave-Dead-Fish-說:“中午收盤我還恭喜價投來著,下午收盤又只有安慰價投了,祝價投再接再厲,明天好運。”
這幾天,價值投資大V快被創業板逼瘋了,開始有人攻擊創業板,挖苦科技股的投資者。但無奈,在股市里,誰賺錢誰就是正義。
暗暗憋了一晚上后(Oh,是幾個晚上...),今天價值投資者終于笑了!
截止今日收盤,創業板指則大幅跳水,盤中逾5%,半導體、芯片、5G等科技股全線殺跌。今日盤中,在雪球熱股榜,大白馬終于久違的一起出現了:萬科、格力、平安、保利、中國建筑。
事實上,這就是市場的奇妙之處:它總是不斷地教育我們,之前是教育價值投資的,后面是教育投機的。我們能做到的大概只有守住能力圈,敬畏市場。分享兩篇來自雪球用戶@洛陽小散戶和@北海茶客的文章。
賺錢沒有容易的
我從2007年入市,2008資金腰斬,長達6年的摸索,2012年,開始逐漸確定對股票的認知,價值觀,2013年把當時的所有存款投入了股市,十幾年里,我沒有任何一年收益翻倍。2019年年度收益超過50%,2020年元旦至今收益是負數。
這幾天價值投資大V快被創業板逼瘋了,開始有人攻擊創業板,挖苦科技股的投資者,但無奈,在股市里,誰賺錢誰就是正義。不管你說的再有道理,別人只需要風輕云淡的回復一句,牛市里價投就會像祥林嫂一樣。或者回復一句,我2個月賺的比你5年還多。
我相信只要是還在發言的價投大v,沒有誰能輕易消化這些嘲諷,完全不在意的,可能已經不會每天發文章分析誰有價值了,最起碼也不會在評論里據理力爭了。
曾有那么一刻,我也希望創業板大跌,甚至也面紅耳赤的盯著分時圖,可是創業板依然彈性十足,像打不死的小強。
我忘記了,我曾經也是趨勢交易的信徒,我應該知道一個趨勢一旦形成,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政策的助力,基金發行的加速,基金審批的選擇性,新股民的加速進場,這些都是創業板趨勢的燃料。
事實上,這就是市場的奇妙之處:它總是不斷地教育我們,之前是教育價值投資的,后面是教育投機的。我們能做到的大概只有守住能力圈,敬畏市場。分享兩篇來自雪球用戶@洛陽小散戶和@北海茶客的文章。
賺錢沒有容易的
我從2007年入市,2008資金腰斬,長達6年的摸索,2012年,開始逐漸確定對股票的認知,價值觀,2013年把當時的所有存款投入了股市,十幾年里,我沒有任何一年收益翻倍。2019年年度收益超過50%,2020年元旦至今收益是負數。
這幾天價值投資大V快被創業板逼瘋了,開始有人攻擊創業板,挖苦科技股的投資者,但無奈,在股市里,誰賺錢誰就是正義。不管你說的再有道理,別人只需要風輕云淡的回復一句,牛市里價投就會像祥林嫂一樣。或者回復一句,我2個月賺的比你5年還多。
我相信只要是還在發言的價投大v,沒有誰能輕易消化這些嘲諷,完全不在意的,可能已經不會每天發文章分析誰有價值了,最起碼也不會在評論里據理力爭了。
曾有那么一刻,我也希望創業板大跌,甚至也面紅耳赤的盯著分時圖,可是創業板依然彈性十足,像打不死的小強。
我忘記了,我曾經也是趨勢交易的信徒,我應該知道一個趨勢一旦形成,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政策的助力,基金發行的加速,基金審批的選擇性,新股民的加速進場,這些都是創業板趨勢的燃料。
哪怕拋開趨勢,就價值投資來說,未必只有藍籌叫價值投資,以同花順來說,2015年創業板龍頭之一,當時一輪上漲達到20倍,雖然熊市里跌幅不小,但這次又創歷史新高,從底部算起,漲幅也超3倍了。而同花順的市盈率高達100倍以上,且從未低估過,至少也有40,50倍,它的上漲很大程度上也是利潤增長推動的,雖然估值高,但我認為這也是價值投資的范疇。
不得不承認,我的境界,并沒有高到完全可以忽視市場,雖然我持股有足夠的耐心,但我并沒有像巴菲特一樣,可以跳著踢踏舞去上班。
我對未來充滿著悲觀,年前我一度發了幾篇牛市來了的文章,可是面對未知的病毒,我還是退縮了。很多網上的朋友問我,對后市的看法,也有問,把某某股換成某某股是不是合適。
面對這些問題,我內心其實是虛的,這些問題對我來說有2個無法逾越的坎。
第一,凡是問這些問題的,幾乎可以肯定,目的是問未來幾天或者幾周,它的走勢會怎樣,漲還是跌,隱藏在價值分析的框架下,其實最終都是以漲跌來評判對錯。
第二,就算不是以短期漲跌來評判結果,我真的可以做出什么有價值的分析嗎。
我37歲,從我出生,就從未經歷過社會的動蕩。就在這個新年的年前,我還勸我父母,少屯點年貨,變質了也吃不完,不如隨時去買新鮮的。我的觀點難道不正確嗎?我想在年前,沒人敢批判我的觀點吧。可是世界就這么殘酷,無論你怎么分析,無論你的觀點看起來多么正確,現實都有辦法讓你屈服。
20年后,我兒子可能會看著抽屜里厚厚的口罩,對我說,你們屯這么多口罩有什么用,都過期了還不扔。
世事輪回,作為一個生命短暫的小人物,我們的記憶太有限了,我們的經歷太局限了,就像三體里那個農場的寓言一樣,我們也只是宇宙農場里的火雞而已。我實在不敢說,我代表價值投資,我代表正義,也不敢說我今后還能賺,更不敢大言不慚的預測后市。
接下來,我繼續拿著跌跌不休的金融地產消費。感受著命運的不可預知。
什么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在一個極端市場環境下,買入一個看起來低估的股票,大多會陷入以下情況:第一種,競爭中的loser嗎,等待他們的就是被淘汰的命運,比如春蘭空調,長虹集團;
第二種,治理結構有問題的公司,看起來特別便宜,然而公司賺的錢其實跟小股東沒有半毛線關系,比如港股的很多長期破凈的公司;
第三種,行業下行深不見底,也不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反轉,比如航運股,石油股。
價值投資就是買壟斷嗎?美國股神和中國股神都喜歡買壟斷。根據我們在市場上交過的慘痛學費,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種,價值投資者都特別注重股東價值,這點是沒錯的,但是如果股東價值長期不能與社會價值取得一致,這種股東價值估計也是很難長期維持的。比如某些靠行政壟斷取得的壟斷利潤,再比如某些靠收智商稅取得的超額利潤。
第二種,有一些壟斷看起來是天生的,看起來是吃老本,但是老本其實也是很容易吃光的,因為我們清晰地記得五糧液才是當年的白酒老大,東阿阿膠也曾被認為是閉著眼睛就能經營好的百年老店。品牌也是經營能力的一種體現。
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企業是云南白藥,曾經也被認為是品牌壟斷,但回過頭來看,這企業其實是靠創新推動發展的,先有白藥噴霧劑,后有白藥創可貼,最后有白藥牙膏。這兩年這公司沒有創新了,好像也比較難。傻子能經營好的企業多嗎?茅臺要不是季老積累下的底蘊,是否有今天的輝煌?
價值投資就是買龍頭嗎?雪球上有一個熱門關鍵詞:“核心資產”,即行業里面那幾個龍頭。A股市場就是這么奇幻,在中國做價值投資,每隔3-5年就有失業的風險。17-19年的行情讓我們覺得,A股將從此進入價值投資時代,周圍越來越多的人把價值投資簡單的理解為,買龍頭,買白馬,平安格力茅臺伊利打天下。19年我聽過的最多的話就是,白酒是世界上最好的行業,盡管這句話我在很多年前就聽過。這是不是太簡單了?
這些在核心資產漲了很久的人還在持續買入,高位買入的投資者,有多少是真正的可以知行合一的投資者?價值投資是一種看起來很簡單的投資策略,然而如果沒有看過很多行業和公司,很多商業模式,經歷過幾輪牛熊以及其中的風格極致演繹,其實是很難做到價值投資的。一句話,沒有經歷過復雜,其實是做不到簡單的;沒有經歷過復雜,根本守不住簡單。
哪怕拋開趨勢,就價值投資來說,未必只有藍籌叫價值投資,以同花順來說,2015年創業板龍頭之一,當時一輪上漲達到20倍,雖然熊市里跌幅不小,但這次又創歷史新高,從底部算起,漲幅也超3倍了。而同花順的市盈率高達100倍以上,且從未低估過,至少也有40,50倍,它的上漲很大程度上也是利潤增長推動的,雖然估值高,但我認為這也是價值投資的范疇。
不得不承認,我的境界,并沒有高到完全可以忽視市場,雖然我持股有足夠的耐心,但我并沒有像巴菲特一樣,可以跳著踢踏舞去上班。
我對未來充滿著悲觀,年前我一度發了幾篇牛市來了的文章,可是面對未知的病毒,我還是退縮了。很多網上的朋友問我,對后市的看法,也有問,把某某股換成某某股是不是合適。
面對這些問題,我內心其實是虛的,這些問題對我來說有2個無法逾越的坎。
第一,凡是問這些問題的,幾乎可以肯定,目的是問未來幾天或者幾周,它的走勢會怎樣,漲還是跌,隱藏在價值分析的框架下,其實最終都是以漲跌來評判對錯。
第二,就算不是以短期漲跌來評判結果,我真的可以做出什么有價值的分析嗎。
我37歲,從我出生,就從未經歷過社會的動蕩。就在這個新年的年前,我還勸我父母,少屯點年貨,變質了也吃不完,不如隨時去買新鮮的。我的觀點難道不正確嗎?我想在年前,沒人敢批判我的觀點吧。可是世界就這么殘酷,無論你怎么分析,無論你的觀點看起來多么正確,現實都有辦法讓你屈服。
20年后,我兒子可能會看著抽屜里厚厚的口罩,對我說,你們屯這么多口罩有什么用,都過期了還不扔。
世事輪回,作為一個生命短暫的小人物,我們的記憶太有限了,我們的經歷太局限了,就像三體里那個農場的寓言一樣,我們也只是宇宙農場里的火雞而已。我實在不敢說,我代表價值投資,我代表正義,也不敢說我今后還能賺,更不敢大言不慚的預測后市。
接下來,我繼續拿著跌跌不休的金融地產消費。感受著命運的不可預知。
什么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在一個極端市場環境下,買入一個看起來低估的股票,大多會陷入以下情況:第一種,競爭中的loser嗎,等待他們的就是被淘汰的命運,比如春蘭空調,長虹集團; 第二種,治理結構有問題的公司,看起來特別便宜,然而公司賺的錢其實跟小股東沒有半毛線關系,比如港股的很多長期破凈的公司; 第三種,行業下行深不見底,也不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反轉,比如航運股,石油股。 美國股神和中國股神都喜歡買壟斷。根據我們在市場上交過的慘痛學費,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種,價值投資者都特別注重股東價值,這點是沒錯的,但是如果股東價值長期不能與社會價值取得一致,這種股東價值估計也是很難長期維持的。比如某些靠行政壟斷取得的壟斷利潤,再比如某些靠收智商稅取得的超額利潤。 第二種,有一些壟斷看起來是天生的,看起來是吃老本,但是老本其實也是很容易吃光的,因為我們清晰地記得五糧液才是當年的白酒老大,東阿阿膠也曾被認為是閉著眼睛就能經營好的百年老店。品牌也是經營能力的一種體現。 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企業是云南白藥,曾經也被認為是品牌壟斷,但回過頭來看,這企業其實是靠創新推動發展的,先有白藥噴霧劑,后有白藥創可貼,最后有白藥牙膏。這兩年這公司沒有創新了,好像也比較難。傻子能經營好的企業多嗎?茅臺要不是季老積累下的底蘊,是否有今天的輝煌? 雪球上有一個熱門關鍵詞:“核心資產”,即行業里面那幾個龍頭。A股市場就是這么奇幻,在中國做價值投資,每隔3-5年就有失業的風險。17-19年的行情讓我們覺得,A股將從此進入價值投資時代,周圍越來越多的人把價值投資簡單的理解為,買龍頭,買白馬,平安格力茅臺伊利打天下。19年我聽過的最多的話就是,白酒是世界上最好的行業,盡管這句話我在很多年前就聽過。這是不是太簡單了? 這些在核心資產漲了很久的人還在持續買入,高位買入的投資者,有多少是真正的可以知行合一的投資者?價值投資是一種看起來很簡單的投資策略,然而如果沒有看過很多行業和公司,很多商業模式,經歷過幾輪牛熊以及其中的風格極致演繹,其實是很難做到價值投資的。一句話,沒有經歷過復雜,其實是做不到簡單的;沒有經歷過復雜,根本守不住簡單。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