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價格明明下降,豬肉價格卻不見動靜,這到底是為啥呢?
對于當前這種現象,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豬肉批發價有下跌的趨勢,與生豬價格存在聯動效應
生豬價格出現波動時,首先影響的就是豬肉批發價格,可以說兩者關系密切,比如說2019年四季度,多地生豬價格突破40元/公斤時,豬肉的批發均價水漲船高,部分地區突破60元/公斤,而當生豬價格持續回落時,豬肉批發均價也跟著回落。
出現這種現象,跟當前的屠宰模式有較大關系,普通養殖戶想出欄生豬時,需要通過豬販或者經紀人來實現,屠宰企業成了連接養殖戶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屠企為了提高利潤,往往會有壓價現象;而當市場上豬源供應緊張時,養殖戶惜售心理增強,屠宰企業就只能提價收購。
二、終端豬肉零售價格各地差異明顯,不一定緊隨生豬價格波動
生豬價格出現上漲或者下跌時,終端豬肉價格不一定出現變化。因為從生豬到豬肉,要經過很多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留有一定的利潤空間,通俗的講就是會層層加價。
當生豬價格出現回落時,豬肉批發價格可能跟著下調,但經銷商不一定跟著下調豬肉零售價,有時還會保持一段時間,以提高自身利潤。因此給消費者的感受就是,漲價時會很快提價,而降價時往往需要較長時間。
三、部分地區豬肉價格回落的幅度低于消費者預期
消費者一個常見的誤區是,認為自己買的豬肉價格就是養殖戶出欄時的價格,實際上這里面是有差異的,除了各環節的利潤以外,還有運輸等成本,比如作為主銷區的南方沿海地區價格相對較高。
另外,部分地區豬肉價格是有所下降的,但降多降少不一定,如果降幅只有1-4元/公斤,很多消費者不會覺得便宜了多少,自然也就覺得豬肉價格似乎沒什么變化。
四、豬價快速回落會影響養豬戶補欄,不利于穩定生豬生產
對于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希望豬肉價格低一些,畢竟30元/斤的豬肉消費成本太高,如果能回落至10-15元/斤,那么消費者購買豬肉的頻率會明顯增加。
但對養殖戶來說,豬價回落的速度過快,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補欄復養的積極性,當前多地還在想辦法引導養殖戶補欄,如果生豬價格回落的幅度過大,實際上也不是好事,因為一旦養殖戶不積極補欄,后期可出欄豬源就可能明顯減少,豬價會進入易漲難跌的狀態,消費者想買到便宜的豬肉就更難了。
總的來說,豬肉價格回落是大方向,只不過下降幅度各地有差異,時間上也不會那么快,只有時間久了消費者才能明顯看到。從長遠來說,生豬價格有回落的必要性,但幅度不宜過大,震蕩下行才能讓市場保持更加穩定。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