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南人民政府網站5月15日消息,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14日發布《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稱,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對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分兩批進行。第一批人工繁育退出的物種為王錦蛇、眼鏡蛇、水律蛇、竹鼠、豪豬、果子貍、小麂、鴻雁、灰胸竹雞、豚鼠、白骨頂、紅骨頂、斑嘴鴨、綠翅鴨等14種,其中人工繁育主體自主確認且經林業部門同意為非食用性用途的,對其人工繁育主體不予補償。
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依法依規,統一政策。堅持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做好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等工作,由省級統一制定退出補償范圍、補償標準等相關政策。
(二)分級負責,縣級為主。實行縣級負責、市級督辦、省級督查的工作機制。落實部門責任,加強溝通協調,積極穩妥推進相關工作。
(三)分批補償,科學處置。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準確掌握情況,在補償程序啟動前幫助人工繁育主體將需要納入補償范圍的在養野生動物轉作非食用性合法用途;盡量減少人工繁育主體的損失,實行分批補償。補償到位后,根據實際情況和物種習性科學處置禁食野生動物。
二、補償政策
(一)補償范圍。持有合法有效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主體;為合法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專業合作社(企業)代養且簽訂代養協議的人工繁育主體;2020年2月24日前,向縣級林業部門提交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申請且符合條件的人工繁育主體。2020年2月24日前已經依法取締的違法從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主體不納入補償范圍。
(二)補償批次。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對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分兩批進行。第一批人工繁育退出的物種為王錦蛇、眼鏡蛇、水律蛇、竹鼠、豪豬、果子貍、小麂、鴻雁、灰胸竹雞、豚鼠、白骨頂、紅骨頂、斑嘴鴨、綠翅鴨等14種,其中人工繁育主體自主確認且經林業部門同意為非食用性用途的,對其人工繁育主體不予補償。
第二批人工繁育主體退出的物種待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調整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后確定,對其人工繁育主體進行補償。
(三)補償標準。考慮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成本、養殖設施投入、養殖模式等因素給予一定補償,具體指導標準見附表。
(四)補償資金。補償資金由省、市州、縣市區三級財政按照3:3:4的比例承擔。
三、主要工作
(一)核實數據(2020年5月25日前完成)。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林業、財政、扶貧部門以及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認真核實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存欄的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種類、數量(重量)、用途以及持有人工繁育許可證件等情況,集中時間進行現場核查、登記造冊。
(二)落實補償(2020年6月10日前完成)。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林業、財政、扶貧部門對登記造冊補償清單予以公示,并于5月31日前報市州林業、財政部門審定。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林業、財政、扶貧部門以及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于6月10日前完成第一批物種人工繁育主體補償工作。第二批物種人工繁育主體補償工作根據國家政策調整情況開展。省財政根據各市州、縣市區補償資金撥付到位情況,及時撥付省級資金。
(三)處置動物(2020年7月15日前完成)。補償到位以后,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林業、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科技、衛生健康部門以及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對第一批物種按照放歸自然、轉作他用、無害化處理等方式制定處置方案,及時處置到位。
1.放歸自然。對于適用我省放歸自然的野生動物,由縣級林業部門牽頭,生態環境部門及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配合實施。要科學評估,選擇遠離居民點、生境良好的野生動物自然分布區和歷史分布區進行放歸自然,放歸數量要控制在科學核算的生境容量內,確保不造成生態危害。
2.轉作他用。對于轉作科研的野生動物,由縣級林業部門牽頭,科技、衛生健康部門配合實施;對于轉作藥用和醫用的,由縣級林業部門牽頭,衛生健康部門配合實施;對于轉作展示的,由縣級林業部門負責實施。轉作他用處置的野生動物要按時移交到接收單位,依法辦理相關行政許可手續。
3.無害化處理。對于無法采取上述2種方式處置的野生動物,由縣級林業會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部門做好無害化處理。無害化處理可以參照《農業部關于印發〈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的通知》(農醫發〔2017〕25號),采取深埋法、焚燒法等方式處置,可委托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進行處置,最大程度減少風險隱患。
四、責任分工
各級人民政府要強化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加強對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補償及動物處置工作的監督管理,嚴防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弄虛作假行為,積極穩妥解決在具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報告重大問題和情況。林業部門負責牽頭做好禁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數據調查登記及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財政部門負責籌集、撥付補償資金,加強資金監管。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協助做好野生動物處置工作,重點做好移交到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的野生動物處理及監管工作。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積極做好禁食后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動物處置工作。發展改革、生態環境、扶貧等部門按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