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6月18日,京東集團-SW(09618.HK)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二次上市發行價為226元/股。
京東開盤價一度上漲5.75%至239港元,最終開盤價為238港元,市值亦刷新7385億港元新高。
2014年,京東赴美上市。
6年后,京東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那么,接下來京東要做些什么?其戰略重點和方向是怎樣的呢?
時隔六年,京東歸來。
6月18日,京東集團-SW(09618.HK)
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二次上市發行價為226元/股。經歷了盤前競價上漲7%,京東開盤價一度上漲5.75%至239港元,最終開盤價為238港元,市值亦刷新7385億港元新高,市場看多表現強烈。
據悉,來自京東員工和客戶的6名代表與京東零售CEO徐雷共同敲鑼:
堅守抗疫最前線并獲得“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的京東物流武漢亞洲一號城配青年車隊隊長張謹;
疫情最嚴重期間堅持給武漢金銀潭醫院送貨的快遞員李華斌;
疫情以來接診3萬人次的京東健康全職醫生肖幸幸;
受益于京東平臺優勢實現逆勢增長,并熱心公益捐贈的京東平臺商家王珂;
在京喜“出口轉內銷”扶持政策下擺脫疫情影響的京喜產業帶商家陳卓越;
和京東緊密合作、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村支書顧路紅。
截至發稿,京東股價上漲3.36%,報233.6港元,市值達到7219億港元。
京東的回歸引發投資者強烈反響。
招股結果顯示,京東在港共發售1.33億股份,其中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得約39.6萬人認購,錄得約178.9倍超額認購,分配后公開發售股份增加至1596萬股。國際配售方面亦獲得11.35倍的超額認購。
據京東公告,每股定價226港元,發行價上限定為236港元。若按照226港元的發售價計算,京東此次上市將獲得約297.71億港元資金。
京東二次上市,無疑是為了助陣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事實上,赴美上市的6年間,京東已經從一家電商企業逐步發展為零售、物流、數科三駕馬車齊驅,并孵化出健康、保險、工業品等一大批獨角獸的技術服務企業。
那么,6年后在港交所上市,京東的戰略重點和方向是什么?
京東方面表示,資金擬將用于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及提高營運效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可應用于關鍵業務運營,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戶參與度。
“我相信未來5年,我們技術服務收入的增長會遠遠高于收入的增長幅度,成為我們收入和利潤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劉強東此前曾表示。
當然,京東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此次上市,對于京東而言已經不止是做大規模,而是瞄準了更大的行業和社會責任,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續的世界。
這是自2014年上市之后,京東對自身定位及使命不斷思索得出的結論。它也宣告著京東未來的晉升路徑。
六年成長
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彼時,以19美元的發行價計算,京東的市值僅為260億美元。
如今,六年時間,2200多天內,京東已經獲得蛻變。
截至6月18日,京東股價為62.01美元,市值達958億美元,相較曾經擴大3.6倍。今年年初以來,京東在美股的市值漲幅已超過70%。
數字的翻倍增長不僅止于市值。
從其他財務指標來看,彼時的京東與當下不可同日而語。
2013年,京東全年凈收入693億元,Non-GAAP凈利潤2.24億元,自由現金流23.47億元人民幣。彼時,京東擁有員工32953名,年度活躍用戶數4740萬。截至2014年2月28日,京東在全國34個城市運營82個倉庫,倉儲總面積130余萬平方米。
如今,京東全年凈收入擴大8.3倍至5769億元,Non-GAAP凈利潤更是擴大了48倍至107.5億元,自由現金流擴大8.3倍至194.53億元,年度活躍用戶數擴大8.2倍至3.87億,員工人數擴大6.7倍至22萬名,倉儲面積擴大13倍,總面積約1690萬平方米。
同時,2019年京東迎來上市來的首次全面盈利。2017年及2018年,京東持續業務經營凈虧損1900萬元和28.01億元,2019年則實現持續業務實現經營凈利潤118.9億元。
翻看京東2014年赴美上市的招股書可以看到,京東募集資金的多個業務方向都得到了巨大發展,包括吸引新客戶和培養客戶忠誠度,進一步擴大產品種類,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平臺建設等。6年來,募集資金幫助京東成為中國最大的零售平臺的同時,也培育出物流、數科、健康、保險、工業品多個領域的超級獨角獸,不斷締造“十倍”數字奇跡。
京東過去在各領域的大力投入,也點亮了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
京東2020年Q1營收1462億元,同比增長20.7%,經營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1倍。日用百貨商品銷售凈收入5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2%。一季度新增2500多萬活躍購買用戶,移動端日均活躍用戶數較去年同期增長46%。
而如今,京東也進入了新的階段。事實上,京東在疫情中的出色表現,離不開一體化模式的支撐,而一體化模式的關鍵在于供應鏈,供應鏈的高效運轉,則與背后的技術支撐密不可分。
技術為本
就在半個月前,京東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內部公開信中提到,京東要成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同時成為一個國際化公司,將物流、供應鏈和技術能力帶到全世界,在海外再造一個京東。
劉強東還提及,京東的使命也升級為技術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續的世界。這升級了過往京東的定位,即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
“從京東如今的使命可知,技術不僅僅是我們未來的持續競爭力,它也成為我們對外服務的支持,”在談及京東的未來戰略時,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表示,“同時,我們不僅在過去提升了零售效率,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用同樣的產業重組邏輯來提升其他垂直行業。所以在整個使命里,我們會有更高效、更可持續的關鍵詞。”
如今,京東對技術和供應鏈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供應鏈上也積累了相當的實力。“京東是技術驅動公司,把技術變成競爭優勢。”廖建文介紹說,一組數據可以說明這個道理,京東自營業務擁有500萬個SKU,相較之下沃爾瑪大約擁有14萬個SKU。
“京東能夠觸達近4億用戶,幾十萬品牌商,全國網上布局700多個倉,并且要把庫存控制在30天,能做到一天到貨,這種計算能力是難以想象的。”
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研發是京東此次募集資金的用途。由此,技術本身也變成了京東對外服務的支持。
甚至,在京東深耕零售供應鏈的同時,基于產業互聯網的邏輯,也涉及到保險、醫療、大健康等其他垂直行業。京東逐步從一家電商平臺發展為零售、物流、技術為核心以及眾多創新業務為支撐的技術服務企業,技術已經不僅僅是京東構筑競爭優勢的源泉,而是逐步走向組件化、產品化、平臺化、生態化,帶領著京東突破零售業的邊界,延伸向更多的產業。
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技術服務收入已經占京東收入的12.3%。
“我們對供應鏈的理解,不僅僅是一個叫零售的概念,還包括商品供應鏈、服務供應鏈”
京東廖建文告訴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記者:“在產業互聯網方面,我們希望基于零售沉淀下來的數據資源和技術資源,令相關產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供應鏈服務創新
盡管今天才是正式二次上市,但京東在供應鏈服務創新方面的嘗試早已開始。
比如直播電商方面的取長補短,這也是京東與直播平臺快手聯姻的原因。
5月27日,京東零售與快手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快手小店的供應鏈能力打造、品牌營銷和數據能力共建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短視頻直播電商新生態。
根據協議,雙方將進行供應鏈方面的深入合作。京東零售將優勢品類商品提供給快手小店,雙方共建優質商品池,由快手主播選品銷售。快手用戶將可以在快手小店直接購買京東自營商品,并能享受京東優質的配送、售后等服務。
“快手里面的直播用戶要挑什么貨就挑,京東提供供應鏈履約服務,打造成開放式貨架模式去賦能。”廖建文這樣理解京東與快手之間的合作。
聯姻的成績也是顯著的。
6月16日京東零售與快手聯合推出品質購物專場,其銷售數據顯示單日直播帶貨銷售額達14.2億元,其中張雨綺的直播帶貨首秀單場觀看人次就達2500萬,帶貨達2.23億元。
而就在與快手牽手的第二天,京東斥資1億美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境外可轉債,雙方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基于彼此多年沉淀的線上線下優勢,實現更高效的協同和商品供應鏈的整合互補,并將在物流配送安裝服務上實現資源共享,以及合作開展包括金融服務在內的全方位業務等。
事實上,京東與國美的合作并非孤例,而是供應鏈創新系列動作中的一環。
“去年我們投資了五星電器,之后我們投資了迪信通,今天又投資了國美,這一系列東西代表我們正在從線上走向線下,同時我們關注這些下沉市場,另外也代表京東關注未來線上線下供應鏈的協同及未來C2M的協同。”廖建文解讀道。
在廖建文看來,對于電商零售而言,線下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不過京東也在對傳統的線上與線下做出改造。“在京東內部,我們已經在做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打通,用我們線上數字化能力、京東到家的能力,與線下門店進行協同。”
一個典型的案例便是沃爾瑪。2016年,京東與沃爾瑪達成深度合作,如今沃爾瑪中國的大部分銷售增量來自于京東到家平臺。“換句話說,我們今天能夠實現線上下單、線下履約,”廖建文解釋稱,如今消費者購買一箱飲用水,無需再從京東中心倉發貨,直接可從家門口的沃爾瑪周轉配送。
“我們未來會變成全渠道的開放平臺,連接線下門店,用我們的技術體系對接門店的庫存及用戶的需求,這個空間的想象力會比我去線下真正構建實體,再去進行用戶零售來得更加直接。”廖建文指出。
京東主場618
京東二次上市恰逢618大促當日,同時作為新冠疫情之后的首個行業大促,京東今年的618無疑備受關注。
今年618,京東打出“超級百億補貼、千億優惠和百億消費券”牌。
截至6月1日下午14:00 ,京東618成交額同比增長74%,截至6月1日下午14點50分,包括京東平臺訂單和開放業務訂單在內,京東物流出庫量已超去年全天。
消費狂潮還在繼續,它也宣告著中國的消費信心。
京東港交所上市儀式上,京東第一次對外展示了今年618數據大屏,從2020年6月1日0點到6月18日9:47,累計下單金額達到2284.88億元,遠遠超過了去年618大促18天2015億元的紀錄。
此外,截至18日凌晨發布的京東618消費數據顯示,18日開場前10分鐘,京東超市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500%,超2000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100%。京東618期間(1日到17日),已經有超過3000個單品累計成交額破百萬。
這一成績也宣告了京東當之無愧的主場優勢。盡管如今“618”已不再是京東專屬,當幾乎所有線上線下的大大小小商家都在打出這個招牌,“618”由此也完成了從“企業店慶日”到“全民購物節”的“華麗轉身”,但京東的聲量與成績無疑是最高也最優秀的。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今年618期間3-6線城市的年輕用戶增長最為迅猛,高線城市則體現在中老年用戶大幅增長,其中線上生鮮消費的拉動最為明顯。同時,網絡直播成為此次京東“618”的重頭戲。發軔于中國的“直播帶貨”熱潮,在5G+AI的支持下,正在改變貨物的銷售規則。
在這些變化的背后,依然離不開京東所具有的強大資源整合能力、供應鏈能力、物流能力,它們也在今年618再一次發揮出巨大的乘數效應。
據了解,除了聯合眾多品牌商家帶來千億優惠的巨幅讓利,京東“618”還預計將售出超過2億件新品,此外,京東還聯合多地政府以消費券的形式帶來消費紅包。品牌商家也將為京東用戶投入近1000條專屬生產線,涉及家電、生鮮、運動等多種品類。從整個電商行業而言,這種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能力無出其右。
而物流能力更是京東的強項,在疫情大考中表現出色的京東物流,此次“618”則將進一步發揮智能物流“新基建”效能,在保障“城市群半日達”的同時,全面升級千縣萬鎮及農村送達時效,88%行政區縣可實現24小時達。
京東上市并非終點,618的故事還在繼續。無論是上市表現或是大促成績,均值得進一步期待。( 楊清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