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募資較此前永泰生物擬IPO的數額有所下降。2018年5月,有消息傳出永泰生物計劃在2018年第三季度向港交所遞交A1上市申請,擬融資3-5億美元。
根據規劃,本次所融資金將用于在研項目的研發和商業化籌集資金,具體包括推進細胞治療產品EAL®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與商業化進程,此外,還將投入到擴大EAL®的臨床適應癥,推進CAR-T-19及TCR-T系列在研產品的臨床試驗。
據悉,永泰生物自創立13年以來,一直專注于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的研發及商業化。目前,該公司擁有10條產品管線,其中,永泰生物用于預防早期肝癌復發及延長早期肝癌患者無復發生存期及總生存期的EAL®產品,為國內首款進入II期臨床試驗的免疫細胞產品。
EAL®是一款多靶點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在癌癥治療的臨床應用方面有超過10年的積累,而永泰生物在該領域深耕已長達13年。
目前EAL®主要用于預防肝癌術后復發。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除手術及介入治療外,中國目前無可提供的藥物及方法能夠預防早期肝癌復發及延長早期肝癌患者無復發生存期及總生存期。2019年中國肝癌的新發病例超過40萬,占據全球肝癌新增病例的44.9%。且中國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12.1%。2018年9月,永泰生物入組了第一例EAL®的II期臨床試驗患者。截止目前,永泰生物EAL®的II期臨床入組患者數量已達到66例。
新藥研發是一個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的產業,作為創新型生物科技型企業,因前期巨額、持續性的研發投入,截至目前,永泰生物仍未實現盈利。
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永泰生物在研發投入上的資金分別為1192.70萬元,3117.20萬元與2338.40萬元;對應虧損達1662萬元、3489萬元和5053萬元。報告期內,經營活動所用的現金凈額持續為負值。值得注意的事,于研發型生物科技企業而言,永泰生物可謂是在研發上投入重金。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其研發投入共計2338.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7%。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新政”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上市,促使一大批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IPO,以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藥物的研發和商業化,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赴港上市成為熱潮。
截止目前,已有歌禮制藥-B(01672.HK)、百濟神州-B(06160.HK)、華領醫藥-B(02552.HK)、信達生物(01801.HK)、康希諾生物-B(06185.HK)、基石藥業-B(02616.HK)以及邁博藥業-B(02181.HK)等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登陸港交所。對此,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預計,將會有20-30家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與此同時,李小加還表示,自上市新政以來,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