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真是每逢周末就有大事件,這不,本周又爆出了大新聞,其中最大的新聞莫過于上證指數的編制方法要調整。
上周五收盤后,上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將對上證指數的編制方法進行調整,7月23日正式生效。下面概括一下新舊編制方法的幾個不同,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
1.新規之下,ST股和*ST股不再納入上證指數,而原來的方案中,上證指數的納入范圍是包括ST股和*ST股。
目前上證主板*ST股共有49家公司,ST股共有42家,總共91家公司,占上證主板總上市公司數量的的6%左右。這些垃圾股被剔除后,上證指數自然有望走的更好。
毫無疑問,新方案對ST股又是一記重錘。其實這兩年ST股已經被錘的不像樣了,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它們的處境只會越來越惡劣,大家還是忘了ST股輝煌的過往,不去碰它們為好,它們大部分的歸宿就是退市。
2. 現行的編制方案,新股上市后第11個交易日就納入指數。新規下,新股上市1年后再納入指數,如果總市值能排進滬市前10,那上市3個月后納入。
在現行的方案里,很多股還沒過連續漲停期就被納入指數,而新股基本都是嚴重高估的,納入指數后就面臨漫長的價值回歸之路,對指數是一個嚴重的拖累,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石油,上市后就是一路的回調。
而在新規之下,新股上市1年后再納入指數,由于一年后,基本價值回歸的也差不多了,對指數拖累會明顯變小。至于說滬市市值前10位的,門檻只需要3個月的方案,對絕大多數的擬上市公司就是一個擺設,基本上只有國內的新經濟巨頭才有希望,比如騰訊、阿里、美團、字節跳動等。
3.新方案增加科創板和紅籌股CDR,另外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也即將發布,由科創板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反映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一批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
顯然,這是為中概股回歸提前做準備的,現在在美國、港股等地上市的BAT、京東、美團、小米等科技巨頭未來都可以通過CDR上科創板,并納入上證指數。上證指數有望大換血。
不過新方案有一個最大遺憾,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加權方式沒有變化。
現行的方案采用的是總市值加權,即股票總市值越大,權重就高,結果就是四大行、兩桶油等巨無霸擁有的權重遠遠超過其他新興行業的小票,上證指數的走勢也就被銀行、兩桶油等拖累,無法真實反應新興行業的成長,結果就是市場的走勢兩極分化非常明顯。
新的方案總的來說,也只能算是小修小補,但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漸進式的改進不是壞事。應該說上證指數的漸進式不論是對股民,還是對中國資本市場都是一個大好事,作為國內最老牌,最知名的指數,很多投資小白,新手股民,甚至一些老股民對A股市場好壞的認知就是看上證指數。上證指數幾十年沒怎么漲,導致很多人對A股的評價是非常負面的,不利于源源不斷的新投資者進場。
這幾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各種改革是明顯加速的,CDR、科創板、注冊制、證券法修改、創業板注冊制、退市執行力度加大,以及現在的上證指數編制方法調整.....
這背后是國家對資本市場的重視,是改變當前中國社會間接融資為主,強力推進直接融資為主的戰略的實施,長遠來看,這肯定是好事。
而我們看到,各種改革之下,股票越來越不稀罕,那么優質資產就變得越發珍貴和稀罕,加上全球大放水的背景,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年,尤其是今年各種優質資產,一路上漲,似乎沒有盡頭的真實原因。
而且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A股以后的牛市都會是局部牛市,很難有什么全面牛市,也就是一部分股票漲上天,一部分股票無人問津,所以,以后,請所有的投資者買股票之前,都要更加注重對個股基本面的關注,選擇與優秀公司為伴,然后一起慢慢變富,才是股市投資的正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