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電商史上罕見的一幕。
一夜之間,中概股齊跌,拼多多卻一枝獨秀,逆勢暴漲15.35%,市值大漲104億美元;而阿里巴巴股價大跌6.13%,市值瞬間蒸發3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400億。中國電商兩大巨頭,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一夜。
昨日傍晚,拼多多和阿里同一時間發布最新財報,耐人尋味。成立僅五年,拼多多2020年第一季度活躍買家數已經達到了6.28億,而阿里在2020財年內全球活躍消費者為9.60億。此外,阿里2020財年交易額突破 1萬億美元,張勇形容這是歷史性的里程碑。
至此,無論是市值還是用戶規模,拼多多都成為中國電商界僅次于阿里巴巴的老二,穩穩地甩開了京東。馬云恐怕怎么也不會想到,當年阿里與京東打得死去活來,最后自己的對手竟然是“后浪”拼多多。
按照最新市值,中國前四大互聯網公司為阿里、騰訊、美團點評和拼多多。顯然,拼多多的崛起,不但重整了中國電商江湖,也改寫了中國互聯網格局。
市值一夜暴漲741億,股價2個月翻番
全國人民看錯了拼多多
拼多多開始告訴外界,你可能看錯了它。
5月22日傍晚,拼多多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收入達到65.41億元,超過市場預期的49.69億元,上年同期為45.45億元,同期增長44%。
與此同時,拼多多真正實現了“6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活躍買家數為6.28億,同比增長42%,這與阿里巴巴7.28億的年活躍買家數差距不到1億。其中,單個活躍買家平均消費額穩步提升至1842.4元,較上年同期的1257.3元同比增長47%。
在活躍買家高速增長和人均消費額大幅提升的雙重拉動下,拼多多延續了GMV翻倍增長的態勢。財報顯示,在過去的12個月,拼多多GMV達11572億元,同比增長108%。通過推算得出,拼多多2020年第一季度的GMV為3026億元,同比增長99%。
不過,拼多多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虧損有所擴大。據財報,本季度拼多多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31.70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凈虧損為人民幣13.79億元。一面源于疫情下商家0傭金的抗疫策略,一面則是持續在線的百億補貼。拼多多方面表示,公司現金儲備充足,百億補貼仍會持續。
成立不到5年,上市22個月,拼多多交出了一份不算差的成績單。昨夜,中概股齊跌,拼多多卻一枝獨秀,逆勢上漲15.35%,收漲14.5%,報68.7美元/股,市值為822.8億美元。
一夜之間,拼多多市值暴漲10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41億元人民幣),較上市當天暴漲超500億美元,狠狠甩開京東90億美元。
1萬億美元,阿里打破歷史
市值卻在一夜之間跌去2400億人民幣
緊接著拼多多,阿里巴巴也發布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四季度財報及2020財年財報。
昨日傍晚,阿里巴巴集團在財報中披露一個令人震撼的數字:2020財年交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評價,這是歷史性的里程碑。
整體來看,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里,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消費型商業業務GMV達人民幣7.053萬億元,突破1萬億美元。財年內,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9.60億。
張勇坦承,財年最后季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財報顯示,阿里巴巴在第四季度營收為人民幣 1143.14 億元,同比增長 22%。這個數字成為阿里自上市以來的最慢營收增速,同時是在全財年中營收最少的財季。其它三個財季營收分別為 1149.24 億元,1190.17 億元和 1614.56 億元。
阿里核心電商營收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為938.6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88.94億元增長19%,創下上市以來最低增速。而利潤率也創下上市以來新低到 30%,只錄得 281.26 億元,表明阿里賺錢不像以前那么輕松了。
而在具體業務板塊,阿里的表現也相距甚大。一直深陷虧損泥潭的阿里大文娛,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為59.4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6.71億元增長4.81%。但同期運營虧損為44.9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運營虧損38.54億元有所擴大。
再看阿里云,營收為400.16億元。對比歷史數據,2015財年阿里巴巴首次披露云計算營收,當年阿里云收入為12.71億元,到現在年度營收400億元,六年間增長31倍。這份強勁業績推動阿里云估值上漲至770億美元。
截止美股收盤,中概股多數收跌,京東跌5.08%,百度跌6.10%,阿里巴巴跌6.13%,市值為5357億美金。換言之,一夜之間阿里市值蒸發3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400億。
阿里股價暴跌,并非只是受到最新財報的影響。周三,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規定,如果中國等外國企業受到外國政府控制,或者不與美國企業遵守相同的會計準則,則有可能被禁止在美國上市。該法案尚待美國眾議院批準,一旦通過可能會對中概股造成嚴重沖擊。
而在阿里財報會議上,阿里巴巴集團CFO武衛也罕見回應《外國公司問責法》,稱阿里正緊密關注該法案進展。她表示,自2014年阿里上市以來,一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備案,以高標準的透明度要求自己。
中國電商成黃崢馬云之爭
十年彈指間,互聯網江湖徹底變天了
馬云恐怕怎么也不會想到,當年阿里與京東打得死去活來,最后自己的對手竟然是“后浪”拼多多。而拼多多的崛起,不但重整了中國電商江湖,也改寫了中國互聯網格局。
京東開始被拼多多擠到了中國電商第三的位置。2019年10月,拼多多第一次以464.4億美元的市值超過京東;今年5月12日,拼多多市值再一次超越京東,直到昨夜,拼多多更是狠狠甩開京東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41億)。
當市值不止一次超過京東,當字節跳動成為互聯網界的龐然大物,當百度淪為互聯網公司市值的計量單位......我們開始思考,進入新的十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江湖將如何排位?
回想21世紀最初的十年,互聯網完全顛覆了整個世界的發展軌跡,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獨領風騷,成就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公司的商業帝國。小米創始人雷軍曾感嘆,過去二十年,無數人質疑互聯網是泡沫。今天,全球市值前十發生了巨變,充分證明了互聯網巨大的威力。
在這段周期里,中國互聯網還像是開墾荒原,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名號的BAT占據了上一代互聯網用戶的心智。B占據了信息獲取,A占據了消費,T占據了社交。BAT,一喊就是近十年。
然而到了2014年,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平衡。那一年,阿里巴巴紐交所上市,騰訊取勝3Q大戰,滴滴大舉燒錢打價格戰,美團餓了么齊搶外賣,張一鳴的今日頭條正在順利開展,黃崢做了一家游戲公司叫“尋夢”......
在BAT的陰影下,中國依然誕生了三家準巨頭: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也被稱為TMD。TMD成長于BAT業務的邊緣,成長迅速卻又相對獨立,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了BAT的對手。
與此同時,伴隨著小米、拼多多、美團、B站等多家企業赴美、赴港上市,這批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產生的創業公司,正集體走向成熟。而在這個過程里,百度逐漸跟不上步伐,最新的消息是打算退市回國,盡管百度辟謠但外界相信這似乎是百度為數不多的選擇。
按照經濟學規律,經濟是有周期性的,每隔十年,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都基本會被淘汰出局,然后重新換一波新企業上位。如今,這一幕正在中國互聯網江湖里上演著。(周佳麗 劉傳)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