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醫療、教育等足夠深的航道、足夠長的雪坡,已很少有創業者還在做著消費互聯網的大夢。
億萬級資本、千萬雙眼光,轉頭扔向產業互聯網。
5G、大數據、AI、物聯網等蘊含的技術紅利,乘以巨大體量的傳統存量經濟,這會是一個什么量級的爆發?一年數十萬億元的市場估算,并不過分。
在連續6年成為融資數量最多的領域后,2020年企業服務繼續吸金。資本對這個領域之看好、下注之踴躍,在今年艱難市道的襯托下,顯得尤為突出。以下只是最近三四個月以來,企業服務投融資動態的少數例子。
大勢壯觀,也要判斷微觀。風口之下,雞犬齊升天;但在成為中國的Salesforce(最新市值:超1600億美金)之前,一家公司、一個團隊、一名創業者,可知自己要經受多大的考驗甚至磨難?
與To C業務相比,To B的增長曲線平緩得多,這是一條會令創業者倍感時間漫長的隧道。
但不管怎樣,一群正在發育的“鯨群”正游動在海面之下。
海面下的暗礁
鯨們駛向開闊而未知的海域,看上去天空海闊,實則海面之下,暗礁四伏。試舉幾例:
1、合理的財務模型怎么設計?
雖然資本和巨頭不斷加注,但拿到真金白銀的是有限的頭部企業。而不管是頭部公司,還是更多的To B創業者,在經過頭兩年消費互聯網若干泡沫鬧劇之后,都需要向資方證明自身造血能力,就算盈利暫時不可能,現金流還OK嗎?營收在大幅增長嗎?
必須要OK,必須要大幅增長。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樣的業務模式與財務模式,能同時保障公司收入快速增長、財務健康、持續擴張?你是應該去開拓中小企業市場、還是立志拿下大客戶?是更應該按次按單收費、還是按年收費?如果要融資,你更應該要誰的錢?
2、 從1到10、100的關鍵:組織力
很多To B企業創始人是技術或市場背景出身,而他們需意識到,企業越往上走,組織力會成為核心驅動力之一,對To B賽道企業尤其如此。
因為,一是To B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一般來說都較復雜,不可能只有一款產品,那么內部的分工協作則難度加大;二是并購擴張、建立外部生態是To B企業壯大的重要方式,這更加考驗其組織建設能力。
騰訊通過設立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強化To B業務,成立技術委員會打造中臺,從設計到落地用了9個多月的時間。
成長型公司也許沒那么復雜,但CEO也得在深入業務、了解每個業務模塊的同時,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習組織管理經驗,迭代出最適合自己企業的組織架構。
3、 戰略如何升級?對企業服務的認知如何拓展?
雖然企業服務在中國起步較晚,但已從1.0進化到3.0階段。
1.0階段以初創時期的阿里巴巴為代表,線上提供信息、線下達成交易;2.0階段以找鋼網等一系列“找”字輩公司為代表,更聚焦一個產業領域;3.0階段,則需要2B企業滲透到整個產業鏈的各企業、各環節,提升鏈條的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
如果2B企業不自我升級,還停留在交易撮合、提供標準管理工具的層次,不能真的幫助客戶實現鏈條重塑、效率提升,就很難進入核心環節,更難與客戶達成長久合作。很多公司已意識到這點,如,匯通達向農村小b提供商品、信息、物流、金融等綜合供應鏈服務;美菜網在平臺+自營的基礎上,又增加倉儲和物流服務。這里面的挑戰在于,“生態”對創業型公司來說或是不可承受之重,故需CEO多費思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