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DC(數據中心)成功轉型云計算,從新三板成功轉向創業板,首都在線作為全球云、網一體化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每一次轉型都踩在時代的節點上。
去年4月,首都在線創業板上市的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如今,首都在線已獲批文,證監會核準其在創業板上市。在歷時一年多的等待之后,首都在線即將上市,創業板再迎新成員。
6月5日晚間,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北京首都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都在線”,300846.SZ)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本次首都在線將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5000萬股,擬募集資金2.42億元。
首都在線的股票申購即將開始。首都在線披露的公告顯示,此次公開發行的5000萬股,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不安排老股轉讓。其中網下初始發行3500萬股,占此次發行數量的70%;網上初始發行1500萬股,占此次發行數量的30%。
公告顯示,首都在線網上、網下發行申購日為6月18日,6月22日將公布中簽結果。
云服務“黑馬”助力企業出海
首都在線是國內較早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商之一,擁有十多年網絡和數據中心的服務經驗,主要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全球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于游戲、電商、視頻、大數據等互聯網細分領域及傳統行業客戶,為其在全球提供快速、安全、穩定的IDC及云計算服務。
2009年,首都在線開始進入云計算市場,2011年第一代"云主機"問世,2015年全球一體化云平臺(GIC)上線,也是國內較早進行云計算商業化運營的專業網絡以及數據中心服務商。
首都在線沖刺創業板并非第一次接觸資本市場。早在2010年8月,首都在線就在新三板掛牌。2016年6月進入第一批新三板創新層,在新三板歷經數輪融資、股權激勵、以及新三板首家經證監會非公部批準的重大資產重組收購,是新三板資本運作典范。
招股書顯示,2017年到2019年,首都在線收入不斷增長,營收分別為4.8億元、6.0億元和7.4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050.14萬元、5,415.70萬元、6,041.07萬元。對于業績的增長,首都在線解釋,這得益于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發展迅猛,對IDC服務及云計算服務的需求增加所致。
2019年,首都在線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業績,實現營業收入7.4億元,歸母凈利潤6,651.70萬元。
首都在線的核心業務是IDC及云計算,其中IDC是首都在線的傳統業務,已經有10多年的歷史,在公司業務中占有較大比例。云計算則是首都在線的創新業務,相對發展迅速,利潤率高。2019年,這兩項業務的收入占公司全年業務收入的99.99%。
具體來看,在IDC業務方面,首都在線在全國60余個數據中心部署超過3000個機柜,IDC服務覆蓋全國三十多個主要城市。招股書顯示,首都在線IDC業務采用輕資產運營模式,即租用供應商機柜為客戶提供服務。2019年,IDC服務收入4.1億元,占比55.85%。
在云計算方面,首都在線的云計算服務在IaaS(基礎設施服務)層面服務,在全球10余個國家或地區建立了云網一體化服務節點,部署了近20個節點和60多個數據中心,節點間通過光纖專線連接,5分鐘即可完成全球業務多點部署。2019年,云計算服務收入2.8億元,占比37.79%。
首都在線闖入萬億藍海,云服務迎黃金時代
雖然首都在線的云計算業務相對IDC發展起步較晚,不過如今隨著大環境的變化,不論是IDC還是云計算的發展,都正迎來黃金時期。
一方面,2020年新基建發展如火如荼。新基建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底層支撐的基礎設施,包括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鐵等七大領域型。目前,新基建已經公布的直接投資達數萬億。
IDC作為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云計算作為數字化建設的關鍵力量,都將受益于新基建的國家戰略,迎來未來10-20年的高速發展。
最新發布的《2019-2020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達到1562.5億元,同比增長27.2%,而2020和2021年,中國IDC產業將迎來新一輪大規模增長,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700億元,同比增長超30%。
云計算方面,信通院《云計算發展白皮書(2019)》顯示,2018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為437.4億元,同比增長65.2%,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3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4億元,同比增長23.1%,預計到2022年達到1171.6億元。
IDC和云計算巨大的藍海市場,使首都在線未來發展具有了龐大的想象空間。
另一方面,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以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全民居家”成為抗疫的現實需求,這也倒逼很多行業轉型升級,尤其是在線辦公、在線課堂、在線醫療、在線娛樂、生鮮外賣等線上模式。
無疑,疫情的蔓延,使全社會的“線上化”加速,云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也加速了諸多行業對云計算技術的采用。首都在線專注互聯網+領域,游戲、視頻、教育等優勢行業的客戶用云需求已經在疫情期間開始了大量增加。
中金公司表示,通過此次疫情防控期間教育、辦公的線上化,我國云計算的普及將有望加速,各行各業對于云服務的接受程度有望大幅提升。國際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2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增長維持在20%左右,其中,中國云市場增速高于全球。
技術發面,5G的普及形成了海量數據,這些數據的收集、交換、傳輸等,又使得用戶流量迅速攀升,催生出對于IDC以及云服務的高頻需求。
目前,CDS首云是首都在線的云服務品牌,為客戶提供包括彈性計算、全球網絡、IDC服務、數據處理和安全等在內的云、網一體化產品和服務,業務涵蓋于游戲、電商、視頻、教育、大數據等多個行業領域。中國超過40%的國內top100互聯網公司都在使用首云的產品和服務。
5G對首都在線的現有首云業務起到了促進作用,從2019年開始,三大運營商均已實現5G試商用,2020年在新基建的政策促進下,5G將全面正式商用。
具體來看,5G時代對高性能計算、海量存儲、大網絡帶寬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這將對首都在線的云主機、裸金屬、數據&存儲、IDC&網絡等各項業務起到直接的促進作用。
同時,隨著5G、產業互聯網、物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也將上云,而他們由于各種原因通常不會完全采用公有云,私有或者混合方式將成為這些企業的首選,傳統單一的公有云廠商很難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首都在線作為國內真正的混合云服務提供商,將迎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雙核驅動,搶灘上下游
首都在線2005年成立于北京,發展至今15年,是國內最早出海的云計算服務商之一,也是國內唯一一家由IDC轉型云計算,并擁有自主云服務能力的企業。
轉型后的首都在線采用“IDC+云計算”雙核驅動的模式,這樣既滿足大客戶對混合架構的服務需求,又能使公司擁有較高的單客戶收入貢獻,為其進一步拓展企業級大客戶提供基礎。這也是首都在線在經營和業務方面獨特的優勢。
具體來看,一方面,首都在線具有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運維管理能力,IDC數據中心作為云計算的上游基礎服務平臺,可以說沒有IDC就沒有云計算,首都在線整合云計算和上游的IDC業務,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加穩定、無縫銜接的云、網一體化服務。
此外,在IDC領域耕耘15年,使首都在線更懂B端客戶,也更懂網絡和運維,這也是其自2010年開始轉型云計算以來,9年客戶數據零丟失的深層原因。
首都在線的云計算業務向產業上游延伸,IDC向產業下游發展,兩項核心業務分別搶灘上下游。相對于傳統IDC廠商和2009年后才開始成立的云計算廠商,首都在線雙核驅動的模式,不僅能夠深度契合大客戶同時需要IDC和云計算服務的實際情況,也讓公司抗風險能力更強。
截至目前,首都在線是國內少數公有云實現盈利的云計算服務商。
如今,首都在線的商業模式還在持續升級。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用戶、不同應用場景的業務需求,首都在線提供了從企業上云問題免費診斷,到企業專有網絡搭建,再到企業專屬上云方案定制的一整套定制化解決方案,可以為其客戶提供1對1的顧問式服務。
隨著移動網絡的逐漸成熟,更多新穎的玩法或商業模式不斷出海,走向全球。首都在線在企業出海過程中,起著橋梁的作用。出海廠商的海外布局全面提升,對于跨境流量通路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這也不斷催生出對跨國云服務的需求。
所以,不論從出海企業的需求還是市場的大環境而言,首都在線的業務發展都站在“黃金時代”。此時,首都在線在創業板成功上市,或助其業務進一步發展,緊抓時代機遇。(郝美平)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