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拒絕升級5G套餐,4G網速就慢了好多。刷個微博,半天才能加載出圖片。”雯雯(化名)略感困惑,不知道“拒絕5G套餐”和“4G網速變慢”兩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
不久前,雯雯曾接到聯通客服電話,對方稱,每月多付十幾元錢就能升級5G套餐。起初,雯雯以“手機不支持5G,升級套餐也沒用”為由拒絕了客服的好意。但該客服表示,就算手機不支持,升級5G套餐后,4G網速也會變快。
“我再次拒絕后,對方(客服)仍然不依不饒地推銷,最后大家鬧得有點不愉快。”雯雯告訴筆者,自此之后,她的信號變差了不少,“辦公室里最多只有兩格手機信號”。此外,網速也變慢了,“幾乎無法用手機流量順利看短視頻”。
社交媒體平臺上,和雯雯情況類似的吐槽不在少數。甚至有網友質疑,4G限速,是運營商“逼”用戶升級5G套餐的一種手段。
為此,在中國聯通年中財報發布會上,董事長王曉初針對“智能化關閉5G基站”作出回復,并表示“不用大驚小怪”。
盡管休眠基站或屬正常操作,但5G基站耗電量問題,究竟給運營商帶來了多大的“負重”?鼓勵用戶升級5G套餐,又能多大程度上為運營商“減負”?除了網速更快,5G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又意味著什么?
被推銷的5G套餐
“店員告訴我,從2020年開始,就沒有4G套餐了。”張楠(化名)原本想辦理4G融合套餐,在網上營業廳查詢套餐變更時,盡管仍顯示有4G套餐可供選擇,卻無法辦理相關業務。
無奈下,張楠去到線下營業廳,仍被告知無法變更4G套餐,“說是現在只能換5G”。“按照店員的說法,無論是否為新開卡用戶,都只能辦理5G套餐。”張楠告訴筆者,5G套餐最低一檔是129元,考慮到自己的資費情況,升級5G套餐不太劃算,也就只能作罷,接著用之前的套餐。
此外,張楠還告訴筆者,自己有朋友就被升級了5G套餐,且已無法再申請改回4G。
“能升不能降,”王菲(化名)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今年7月份,王菲接到10086客服的電話。客服人員稱,王菲每個月疊加流量包的資費共計幾百元,可以升級5G套餐,月租300多元,送150G流量。
起初,王菲同意更換套餐,并收到了“已升級5G套餐”的通知短信。8月份,王菲家寬帶修好,也就不再需要大流量套餐了。“我一個月才用了不到30G的流量,就想著還是再換個套餐,但發現在手機APP上無法操作。”王菲告訴筆者,隨后,她致電客服,被告知,此前更換的5G套餐是“12個月合約制”的,只能去營業廳辦理更換,且需要支付違約金。
“當初客服人員并沒有告訴我‘合約制’的事。如果早知道,我是不會同意升級5G套餐的。”王菲對此感到很無奈,“現在手機APP上不能辦理低價套餐,只能加錢辦理費用更高的套餐。”
筆者在社交媒體平臺看到,圍繞三大運營商的5G套餐推銷,網友們反映的問題主要有:拒絕升級5G套餐,現有的4G網速下降;客服承諾資費不變,但升級5G套餐后實際費用增加;未經本人同意便被升級5G套餐;升級5G套餐后,無法重新降回4G套餐。
不太給力的4G網速
針對“運營商鼓勵客戶升級5G套餐”一事,電信業內人士陳衡(化名)告訴筆者,這是運營商將5G建設成本分攤給客戶的一種方式,不排除“4G信號不好,部分用戶就會選擇升級5G套餐”的可能。
對此,陳衡告訴筆者,針對網速下降或強制被升級套餐的情況,客戶可以向工信部投訴,盡管“實際上會投訴的人非常少”。
張楠就曾提及,有聽過“可以向工信部投訴”的說法,但身邊“被升級套餐”的朋友都覺得麻煩,不值當,也就不了了之了。
運營商工作人員李立(化名)則表示,推銷5G套餐是運營商“要5G用戶數”的結果,對實際增收并沒有實質性幫助。
暫不論運營商們為何力推5G套餐,與5G基站數同步增加的,似乎是運營商肩負的資金壓力。
李立告訴筆者,運營商的盈利和支出采用“收支兩條線”,也就是說,5G基站的建設支出需要從專項費用里劃扣,“從5G上馬到現在,三大運營商的專項資金充裕度都遠不足建設之需”。
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王方剛則提到,運營商對每一代設備、網絡組網的投入都特別多,“4G的建設成本是否已經收回”還未可知,重新投入到下一代設備的鋪設中,對于運營商而言,壓力不小。此外,未來多代(多個G)將會出現共存局面,如何合理核算各代的凈收益,也將是運營商面臨的一個問題。
“建5G基站資金不充裕是客觀事實,運營商也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根據李立的說法,除了縮減工程支出、降本增效等傳統壓縮成本的方法外,裁撤4G基站,成了運營商壓縮成本、為5G建設騰挪資金的方式之一。這也或許是網友們抱怨4G信號大不如前的原因之一。
裁撤4G基站,對普通用戶而言意味著什么?李立告訴筆者,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以前出行,路途沿線基本有4G信號覆蓋,現在,信號會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
但李立也多次向筆者強調,撤并4G基站并非運營商的出發點,是無奈之舉。如果說運營商推銷5G套餐、現有4G網速不及從前,都根源于5G基站鋪設,以及由此帶來的“運營商資金不充裕”問題,那么,5G基站到底多耗錢?又能否有解決途徑?
壓在運營商頭上的“電”
不久前,中國聯通洛陽分公司曾發布一則公告。公告稱,為解決5G基站能耗引起的運營成本與用戶收入之間的沖突,公司將對已經入網的5G基站射頻單元,分不同時段開啟深度休眠功能。
對此,王方剛坦言,不必對基站休眠一事大驚小怪,這種方式是業內節能的有效方式,但“5G基站功耗高也確實是實情”。
根據業內人士陳衡的說法,5G基站之所以成本高,主要原因有兩點:基站數量多,單個基站功耗高。5G基站的穿透力和覆蓋范圍都小于4G基站,因此,同等范圍所需的5G基站數量就要多一些,“至少從3G到5G都是這個趨勢”。
為此,王方剛解釋稱,3G時代主要基于CDMA通信系統的思路,從根源上看,其功率消耗比“采用多天線和多載波技術”的4G更低。從4G時代開始,為回避CDMA技術的相關專利,基站采用了多載波技術,“功耗高就是弊端之一”。
此外,王方剛還告訴筆者,相較于4G設備的2~8根天線數量,5G基站采用多天線的MIMO技術,用到了64根天線,將來甚至更多。“天線數量的增加,帶寬規模的提升,都使得5G速率提了上來,功耗增加也是必然之事”。
C114通信網記者劉定洲向筆者透露了一個數據,5G基站正在建設中,如果不采取措施,基站全年的電費可能超過500億元。什么概念?中國移動2020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557.7億元。中國聯通同期凈利潤為76億元,中國電信同期凈利潤為139.49億元。
鑒于此,解決5G基站耗電量問題迫在眉睫。據劉定洲介紹,目前已有25個省、區、直轄市出臺了“支持降低5G網絡電費”的政策,此外,中國鐵塔還在積極推動電力市場化交易直購電、基站用電“轉改直”等。
5G火起來還缺什么?
回到運營商分時段休眠5G基站這件事,除了5G基站耗電量較大外,5G用戶不多導致基站空轉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盡管三大運營商在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中表示,5G用戶年底將超1億。但根據李立的說法,4G卡+4G手機+5G套餐就算5G用戶,市場上實際激活的5G手機終端并沒有三家運營商的5G用戶多。
任正非曾在一次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及,“實際上現在人類社會對5G還沒有那么迫切的需求,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樣,浪潮來了,財富來了,趕快撈,撈不到就錯過了。5G的發展一定是緩慢的。”
5G火起來還缺什么?在通信人家園論壇上,筆者看到,較能引起共鳴的看法是:缺應用場景、缺低資費套餐。
電信業內人士方鵬(化名)也告訴筆者,盡管5G網絡主要不是2C,而是2B的,但目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于,5G網絡并沒有給用戶帶來更佳的業務體驗。
“5G標準化最開始的時候,提的三個典型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大規模機器類通信、超可靠低時延通信)非常好。”對于第一種更高速率需求的場景,王方剛告訴筆者,近期來看,用戶對更高速率的需求并不顯著,或許需要一個“殺手級”的產品或應用把需求給“推上去”。
根據王方剛的說法,2007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此之前,手機移動端上網的業務量非常低。2007年,iPhone問世,“推動移動端上網業務量的蓬勃上漲”。
“從2G消費、3G跟跑、4G并跑到5G領跑,既然有這個現實需求,我們必須快速承擔起領跑的角色。狹隘來看,從4G到5G的發展,對整個通信行業及上下游行業都有好處,從核心網設備、接入網設備、前期研發到后期維護,給ICT行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李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