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正步入成長股的調整期,基金經理們的“鎖倉”操作也比以往來得更早了一些。
Wind數據顯示,9月以來,創業板指下跌幅度已經達到9.96%,中小板指下跌達8.80%,中證500指數下跌也達到了6.81%,市場的回撤正在讓更多機構思考如何防御。
經濟觀察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由于今年來多數權益類基金所實現了不錯的凈值增長,而三季度也接近尾聲,部分公募基金經理考慮到年底的業績排名問題,在考慮試圖通過倉位調整和風格切換,來進一步鞏固今年的“勝利果實”。
這一市場預期下,部分買方資金正在將布局低估值標的作為防御手段,但也有部分投資經理仍然選擇在消費、醫藥等行業中尋找相對穩健的標的來構建防御組合。
有分析人士對此指出,逐年的業績排名和考核,客觀上助漲了權益類基金頻發切換風格的操作,進而也加劇了基金凈值和股價的潛在波動。
“保業績”暗戰
2020年是爆款基金頻出的一年,同樣也是絕大部分權益類基金獲得凈值快速增長的一年。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0日,年內可統計的404只股票型基金均為正收益,其中年內回報率超過20%的產品多達339只,占比接近84%,其中更有多達137只產品回報率超過40%,而業績最優的10只股基回報率達到或逼近70%。
偏股混合型基金也呈現出了普遍豐收的景象。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10日,985只可統計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均保持正收益,其中年內回報率超過20%的此類產品多達850只,占比達86.29%,而收益超過40%的產品達341只,占比亦達34.62%。
業績的普遍報喜,顯然也和今年成長股的結構性牛市有關。交易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創業板累計上漲達38.70%,而一些以半導體為代表等細分科技行業指數漲幅更是超過100%。
在指數和權益類基金凈值的雙雙沖高下,一些公募人士正在開始變得更加保守。“一些中小創的估值比較高了,雖然有疫情消退經濟復蘇、防水牛等樂觀信號推動,但基本面見底的跡象還并不能確認。”北京一家中型公募機構投資經理表示,“如果判斷這一輪結構性牛市只是流動性或樂觀預期等因素所驅動,那么顯然當下這個點位要更謹慎了。”
事實上,部分板塊的指數估值的確已經處于歷史較高狀態。例如創業板雖然經過9月初的一輪調整,但其當下的滾動市盈率仍然達62.07倍,超過61.24倍的危險值,更遠遠超過51.99倍的歷史平均值。
轉向保守主義一方面是因為理念,另一方面也源于保住年內業績的利益考慮。“因為公司考核看的是全年的業績,行業內和銷售渠道也會拿這個來進行一些排名,如今三季度快過去了,今年的業績已經不錯了,有的能穩住當下這個回報率,保住自身排名就很不錯了。”上海一位公募運營人士分析稱,“所以這個時候降低風險偏好,加倉一些更具防守特征的標的,是更有利的選擇。”“其實對于基金經理來說,如果預期市場中可能會出現風格調整,那么晚動不如早動,因為早動的優勢在于提前鎖定年內收益,如果后續其他產品都采用同樣操作,顯然會被砸盤。”上述基金經理坦言,“如今創業板出現了一定的調整,估計會有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想選擇保業績。”
短期主義頑疾仍存
對于防御方式,一些買方人士認為,可以適當地押注低估值標的,來對成長股可能出現的回撤風險進行對沖。
“市場的流動性還沒有出現減弱的痕跡,而且整個市場的杠桿并不高,所以可以通過適當的配置一些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藍籌股來進行防御。”北京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而且當下新股發行數量非常多,以低估值作為底倉來捕獲打新收益的策略也是非常有效的。”“實際上,如果公募鎖定收益的預期越來越明顯,而且采取防御動作的公募越來越多,那么這時候低估值的標的本身也會出現更大的收益機會。”上述負責人指出,“所以這個時候押注一些低估值風格,更像是借勢。”
不過,該負責人也指出,公募通過切換風格來鞏固全年業績的現象對于行業來說并不健康。“對于公募來說,正確的事肯定是長期投資,但是通過防守策略和風格切換來穩住當年利益,實際上從動機上說基金經理更多是為自己考慮,這種現象并不健康,但要根治這種問題,也需要比較長時間的制度建設。”
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由于年度業績考核等問題,才誘發了基金行業產生了提前鎖定年度業績的沖動。“通過每年的收益來考核業績其實導致了許多基金經理的短期主義,比如今年收益做的不錯了,那就提前鎖倉做一些防御切換,但這種出發點很容易給基金持治這種問題,也需要比較長時間的制度建設。”
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由于年度業績考核等問題,才誘發了基金行業產生了提前鎖定年度業績的沖動。“通過每年的收益來考核業績其實導致了許多基金經理的短期主義,比如今年收益做的不錯了,那就提前鎖倉做一些防御切換,但這種出發點很容易給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帶來損害,而且也容易加劇凈值甚至是市場的波動。”北京一家基金評價機構人士稱。
事實上,基金短期業績的排名與考核早已不被監管部門鼓勵。
早在2019年12月,10家基金評價機構就曾表示要杜絕短期業績排名,并取消一年期評獎,同時禁止以“周冠軍”、“月冠軍”等名義開展的短期宣傳活動。
但業內人士指出,行業內的短期業績比較和考核仍然難以在短時間內發生根本轉變。“每年評同類產品業績,每年選年度冠軍其實在公募行業運行了許多年了,就算基金評價機構不這樣統計,但通過金融數據終端還是會形成公開的數據,而且媒體、銷售渠道也會自己做這塊的比較。”上海一家中型公募機構基金經理坦言。“雖然近年來也有基金公司考核上表示不看重一年的短期業績,而著重考核3年期、5年期的相對收益,但是每一年的業績情況仍然是重要的指標,尤其是在當年市場較好的情況下,基金經理更有意愿保住收益,進而提前鎖倉。”華南一家公募相關人士表示。
上述基金經理同時認為,“多數公募機構的逐年考核也很難完成從短期主義向長期主義的轉型,因為公募人才流動比較快,考核的年限甚至有可能超過基金經理的從業時間。所以年度考核還是大范圍存在于一些公司的。”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