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后的北京路透著智能的味道,給人們帶來現代感十足的體驗,在全國首個5G網絡全覆蓋的試點步行街上,警用測溫巡邏機器人、智能垃圾桶、無人清掃機器人、無人售貨車等場景應用讓這條千年古街煥發出新活力。
像數字新基建這樣的“兩新一重”項目的精準有效投資正不斷提速,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前三季度,廣州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恢復勢頭好于全國、全省,工業技改和民間制造業投資出現兩位數增長,民間投資信心持續恢復,這些無疑成為廣州支撐經濟復蘇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更值得關注的是,站在廣深雙城聯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上,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現代產業發展高地等多個重大項目擴容加速為“雙城”聯動探索新路徑。
數說投資
固投增速提速:前三季度,廣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繼上半年累計增速轉正后持續提速,提高了4.8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延續上半年增長態勢,同比增長8.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3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信心持續恢復: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同比下降2.9%,比上半年收窄8.8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2%,比上半年提高3.6個百分點。
引入活水:截至8月末,廣州市政府債務余額為3184.76億元。截至8月,廣州已發行新增政府債券485億元,其中一般債券15億元,專項債券470億元。債券資金主要投入到白云機場三期擴建、粵港澳大灣區污水聯合防治、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國鐵干線建設、城際軌道建設、城市綜合開發等項目。
國資投資增速和進度創年內新高:2020年1-9月市屬國企215個“攻城拔寨”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042.49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1260億元)的82.7%,高于時序進度約7.7個百分點。1-9月,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6%,較二季度提高14.3個百分點。
重大項目抓住建設“黃金季”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0%
以后從白云機場20分鐘內可達廣州火車站或廣州白云站(棠溪站)以及琶洲地區,30分鐘內通過高快速路可達老城區和天河中心區。這是9月27日國內民航機場史上規模最大改擴建項目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儀式上透露出來的信息,建成后白云機場將成為國內跑道最多、航站樓建筑面積最大、旅客年吞吐量最高的單體機場。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提升了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在外商眼中更是投資必須衡量的因素,德國采埃孚集團中國區總裁汪潤怡就感慨:“在廣州設立第三家研究中心,交通便利是其選址考慮因素之一。”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前,大灣區內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跑出了“加速度”,以高質量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效果初顯。其中,總投資達140.41億元的花莞高速已建成,預計11月通車運營,將連接起多條南北走向的高快速路,貫通廣州空港經濟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增城國際經濟開發區等新興經濟園區和科技園區,提升白云機場向黃埔區、東莞主城區等地區的快速集散能力;機場第二高速北段、廣佛肇高速廣州段年底建成通車……正在加緊推進這些項目的廣州交投集團透露,截至2020年9月底,完成省市重點項目投資112億元,完成全年計劃71.45億元的157%。
蹄疾步穩,一個又一個基建投資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今年以來,廣州市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逐月增長,從一季度的-7.4%逐步上升至前三季度的6.3%,恢復勢頭好于全國、全省,也高于北京、杭州、重慶等城市。這背后主要源于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3個百分點,航空、航運及廣州鐵路樞紐能級提升項目加快推進是其中的重頭戲,比如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8月25日全線投入使用,徹底結束了珠江口至南沙港區大型集裝箱船舶單向通航歷史。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澤鵬此前透露,1-7月全市1642個“攻城拔寨”項目共完成投資301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62.9%,超過時序進度4.6個百分點,帶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6%。
新基建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工業技改投資兩位數增長
新基建輸送動力,助力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體驗。20年前氣象部門只能預測1天的天氣情況,而今可準確預測7天天氣,背后的算力提升了兩萬倍,而算力作為轉換數據價值的先進生產力,正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落地,彌補了廣州在PC機和服務器生產端的空白,完善計算產品的生態鏈,生態體系的建設將成為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說起數字新基建,被稱為互聯網“中樞神經”的根服務器負責互聯網頂級的域名解析,廣州市部署的華南唯一的國際IPv6根服務器(全球25臺)的項目測試中心廣州實驗室于7月底落戶南沙,這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看來,是南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好機遇,建議在珠三角開發基于IPv6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重大項目投資仍在加速擴容。截至9月末,廣州新基建在建項目194個,計劃總投資1665億元,比上半年增長2.0%。前三季度實際完成投資額107.4億元,比上半年增長4.1%,其中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占新型基礎設施的22.3%、融合基礎設施投資占新型基礎設施的32.6%、創新基礎設施占45.1%。新基建中,民間投資和國有投資占主導地位,合計完成投資占全市新基建投資68%。這與民間實體經濟投資較快增長相得益彰,其中云計算、大數據等項目帶動民間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37.8%。
優化產業投資結構正助力廣州制造向“廣州智造”躍升。雖然前三季度廣州的房地產和工業投資分別同比下降2.0%和2.9%,但是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和民間制造業投資卻出現兩位數的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3.9%、13.2%,比上半年分別提高10.6個百分點、3.6個百分點。(陳麗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