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國家集采進入落地階段。目前,全國多省份已下發通知,明確規定第三批國家集采11月1日開始執行。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集采常態化,沒有技術壁壘的普通仿制藥將逐步回歸制造業利潤水平,仿制藥的“高毛利”時代宣告結束,同時,原料制劑一體化的企業頭部效應將顯現,未來考驗的是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
從目前各地的通知看來,都明確提到“鼓勵未選擇本省的中選藥品按照供應地區中選價格供應本省”。
“這也反映出各地中選價格相差比較大,因此,中選產品價格較高的地區,希望中選價格更低的產品也來本省掛網。”一位醫藥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連中選品種都是能低則低,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國家集采未中選的或者是根本還沒過評的品種,將會面臨更嚴峻的處境。”
近年來,我國藥品集采逐漸常態化,已組織開展三批帶量采購共涉及112種藥品。第三批國家集采中選藥物涉及55個品種,都是患者普遍用藥。據了解,第三批集采中選藥物全國平均降價53%,降幅最高品種下降超過90%。
據國家醫保局測算,對于三批集采的112個品種,按約定采購量測算,每年藥品費用從659億元下降到120億元,節約539億元。按報銷比例60%計算,可為患者節省216億元,同時也為醫保基金節省323億元。
與此同時,中選產品銷量均大幅增長。第一批11個城市試點25個產品有20個市場份額增幅超過10%,原研藥銷量占比從33%下降到17%;擴圍地區原研藥銷量占比繼續下降到11%,過評仿制藥對原研藥實現有效替代。而隨著藥價下調,患者用藥可及性得到提高。例如,我國高血壓患者約2.45億例,藥品集采后,高血壓用藥氨氯地平、厄貝沙坦等銷量普遍增長1倍左右。
業內普遍認為,在這一背景下,沒有技術壁壘的普通仿制藥將逐步回歸制造業利潤水平,仿制藥的“高毛利”時代宣告結束。有專家認為,仿制藥將進入巨頭“壟斷”的微利時代:“集采中能報出低價的都是百強企業,小企業是沒有話語權的,企業未來要么放棄市場、要么犧牲利潤,或者說考察的是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
此外,集采落地也帶來了藥企銷售模式轉型的轉型。隨著藥品集采推進,醫院反腐加深,讓企業對“帶金售藥”的依賴度降低。藥企銷售模式轉型勢在必行,未來產品研發、質量把控將成為藥企競爭新的焦點,具備品種持續推出能力的仿制藥企和高研發投入的創新藥企會更容易找到生存空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