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停業”話題登上熱搜。
公開資料顯示,近幾年,狗不理相關子公司和線下實體店數量正在減少,呈現收縮經營態勢。狗不理的尷尬并非個例,近年來也有不少耳熟能詳的老字號逐漸淡出公眾視野,留下諸多遺憾。老字號如何找準方向、轉型發展,成為業者業界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老字號聲名遠揚,離不開品牌創始者用心做產品的匠人精神。如果當年狗不理包子并無特色,不會成為“天津三絕”,更不可能得到眾多名人的“帶貨宣傳”,讓海內外“吃貨”慕名而來,為品牌溢價買單。但近年來狗不理所謂的高端化路線,既沒有在產品創新上聚焦,也沒有在門店管理和顧客服務上用心,反而在包子價格上大做文章,似乎價格越貴越能顯其“高端”,以至于有消費者幽默地調侃,“又貴又不好吃,難怪這包子連狗都不理”。可見,企業丟失產品質量這一“靈魂”,再堅挺的品牌口碑也會被透支,最終可能被消費者和市場所拋棄。老字號扭轉頹勢,必須端正心態,找回當年創始人的匠人匠心,始終以產品質量作為核心競爭力,方能贏回消費者的信任。
讓老字號煥發新機,還需與時俱進轉型發展。伴隨社會發展,公眾生活方式與消費觀念不斷變化,企業一旦無法適應新潮流,就難以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即便是老字號品牌,若始終躺在過去輝煌的“功勞簿”上固步自封,盲目追求做大利潤空間,同樣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在堅持把好品質關前提下,老字號企業也應打破思維定勢,開發新產品,探索新模式,以科學高效的經營手段扭轉業績不佳的局面。應該說,這些年不少老字號都在探求轉型之路,例如狗不理上市了速凍產品,開啟了電商業務,還進軍咖啡和益生菌市場,但轉型并非“一轉就靈”,轉型過程中,老字號更要傳承品牌的核心價值,敬畏市場而不是在市場中迷失,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更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俯下身子優化服務,讓公眾在消費過程中感受到物超所值。
值得借鑒的是,近年來故宮、三星堆等知名景區、博物館紛紛推出種類豐富的文創IP產品,不僅取得可觀經濟收益,還充分調動了公眾了解歷史文化的熱情。與新興品牌相比,老字號擁有獨特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不乏深入挖掘的價值和可能性。老字號不妨汲取其他行業跨界融合、創新開發的成功經驗,通過“IP思維”推陳出新,不僅能提高產品文化附加價值,還能實現品牌創新發展,促進老字號品牌傳承光大。梅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