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與所處環境優劣息息相關。日前,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選取了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和27個省會城市,共計36個典型城市作為評估對象,從“市場環境、法治環境、融資環境、創新環境、政策環境”5個維度構建了5個一級指標,確定了21個二級指標和36個三級指標。
《報告》顯示,總體來看,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發揮了積極作用,大部分城市發展環境較上年呈現不同程度的優化,但不同區域、城市和指標之間的差異仍較為明顯。上海、深圳、南京、廣州、北京、杭州、廈門、成都、天津、寧波位居前十。
36個城市綜合得分和各項一級指標得分均形成鮮明的4個梯隊結構,不同梯隊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分數差異。
此外,城市內部各項環境指標均衡度不一,頭部城市發展優勢較為突出。排名第一、二位的上海、深圳,以及第三、四位的南京、廣州,在全部5項一級指標排名中,各有4項和3項一級指標居前5位,體現出強勁的綜合實力。
其中,市場環境由市場準入、要素保障、政務服務、市場主體、公平競爭5個二級指標、9個三級指標構成,深圳、南京、杭州、廣州和上海排名居前5位,排名6~10位的城市分別是寧波、青島、合肥、廈門和成都。
法治環境由權益救濟、行政執法、司法保護3個二級指標、5個三級指標構成,南京、福州、廣州、廈門和天津居前5位,排名6~10位的城市分別是長沙、深圳、長春、杭州和成都。
融資環境由貸款獲得、信用與擔保、創業投資、融資滿意度4個二級指標、6個三級指標構成,上海、南京、深圳、杭州和廈門排名居前5位,排名6~10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寧波、成都、濟南和長沙。
創新環境由創新載體、人力資源、創新投入、成果產出4個二級指標、10個三級指標構成,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和西安排名居前5位,排名6~10位的城市分別是廣州、杭州、武漢、南京和成都。
政策環境由組織領導、財政支持、服務促進、企業培育、政策落實5個二級指標、6個三級指標構成,廣州、北京、上海、合肥和深圳排名居前5位,排名6~10位的城市分別是昆明、成都、寧波、南京、天津。
《報告》顯示,各地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有很多先進經驗和做法值得推廣并借鑒。一是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二是加大企業訴求響應力度;三是創新融資服務手段;四是構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生態體系;五是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六是創新中小企業服務模式。其中,在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深圳上線“i深圳”APP成為典型案例。
(記者 季曉莉 羅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