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關鍵,也是應對嚴峻復雜形勢、促進經濟穩定恢復的重要舉措。因此,加大《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落實力度,“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公正、“服”出效率,對于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國務院年初相關會議上決定,要鼓勵東部地區、省會城市對標國際先進先行先試,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非省會城市以改革促進營商環境明顯改善;推廣“一業一證”“一企一證”“證照聯辦”等創新舉措,催生更多新市場主體,按市場規則運行;促進公平競爭,加大對信貸中增加企業融資成本“潛規則”的查處力度。
一季度剛剛過去,我國各地的營商環境政策有哪些新動向、新發展?
2021年各地營商環境新招:以企業需求為導向
北京市2021年的營商環境改革將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繼續深化。例如,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率先實行醫療線上線下同類業務“同審批、同發證”、網絡游戲“先上線、后備案”;規范市場準入條件,對新業態新模式涉及的行政許可,全部納入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并向社會公開;固化疫情期間海關便企查驗措施,減少企業貨物搬倒和查驗時間。
北京市2021年底前將取消審批改為備案或實行告知承諾的事項力爭達到100項以上,自貿區力爭達到150項。在納稅領域,北京市將推行企業所得稅(預繳)、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等5稅種合并申報。在跨境貿易領域,將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至30小時以下和1.1小時以下,較2017年壓減70%以上,辦理出口退稅業務平均時間壓減至6個工作日以內。
近日,浙江省萬余家企業收到一份政策制定意見征集邀請——關于征求《2021年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工作要點》和《貫徹〈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省級部門2021年重點任務清單》意見約函。2020年5月1日,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制定的《浙江省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暫行辦法》正式實施,浙江省涉企政策制定從“政府端菜”轉向“企業點菜”,服務企業環節進一步前移。浙江省工商聯設立了涉企政策制定企業家代表庫,目前已有10444家企業入庫,并將每年對企業家代表庫進行動態調整。
目前,浙江省行業發展規劃、行業發展和改革政策、行業標準和規范,以及市場準入、行業監管、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招標投標、政府采購、財政補貼和獎勵辦法等政策的制定,企業都能參與其中,而且其中民營企業比例不低于70%,中小企業比例不低于50%。
江蘇省則在努力建立健全符合企業生命周期的工業用地供應制度,探索長期租賃、租讓結合、先租后讓、彈性出讓等多種供地方式,切實提升土地資源要素生產率;優化實施江蘇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制度,發放江蘇綠卡,提供出入境便利、市民待遇、稅收優惠等服務;推動首貸戶、無還本續貸等業務發展,創新產品服務;推動各地采取企業家沙龍、政企微信群、企業家服務日等創新方式,暢通企業溝通渠道和涉企政策傳導機制;創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協調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河南省2021年將明確優化營商環境的方向路徑,更加注重“公平普惠”“人人參與”“宜居宜業”:暢通減稅降費政策傳導機制,清理規范各類涉企收費;把穩定中小微企業資金鏈作為優先目標;把物流和用地用能成本降下來,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創新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盤活利用機制,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規模,讓降低成本的紅利直抵基層;加強產業配套,打造需求對接、業務關聯、市場融合、經營協同的產業生態;突出人才保障。
2021年,重慶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起入選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聚焦“企業視角”,力求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例如,其最新營商環境條例鼓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合理增加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支持,提高信貸規模和比重;對符合條件的提供免抵押、免擔保、利率優惠、審批快捷簡便的融資服務。
上海市虹口區近期發布優化營商環境4.0版方案,切實做到“智能辦”“簡易辦”“公正辦”“貼身辦”“督促辦”。虹口區的樓長制、經常性走訪等政策宣講活動,讓更多企業愿意落戶虹口。2021年,虹口區將繼續圍繞助力北外灘開發建設提供“9個更加便利”,包括企業開辦和注銷、辦理建筑許可、政企溝通、政務服務、園區及樓宇服務、涉外、人才服務、法律服務、知識產權服務上更加便利,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持續提升區域營商環境整體水平。
加速營商環境建設一體化:成渝和湖南長株潭積極實踐
在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點城市圈一體化建設進程中,營商環境一體化已成為區域內城市的共識,更成為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7月,經川渝兩省市黨委批準,兩省市人大常委會簽訂了《關于協同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合作協議》,明確將優化營商環境立法作為兩省市協同立法的首個項目。兩省市人大法制工作機構在立法進度、體例結構、規范內容、重要制度、實施時間等方面都達成共識。
2021年2月下旬,兩省市人大法制工作機構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辦了協同立法研討會,聽取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省社科院、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兩地專家對兩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的意見建議。3月26日通過的《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3月31日通過的《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都在總則對兩地協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了原則規定。
條例明確,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兩省市協同推進毗鄰地區合作、政務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糾紛解決、執法聯動、司法協作等方面工作,并在后續條文中進一步細化。
例如,協同推進成渝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支持成渝地區行業協會商會溝通交流互認,推進建立成渝地區“12345”政務服務熱線聯動機制,推進川渝兩地法律服務資源共建、共享等。兩省市條例有30多個條款對同類事項作出了相似規定,實現了重要制度的有機對接。
無獨有偶,近期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株洲市石峰區、湘潭市岳塘區三方共同簽訂《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合作協議》,標志著該省第一批老年人優待證辦理、生育服務登記等涉及人社、醫保、衛健等領域的18個事項實現跨域辦理。
據了解,2021年長沙將以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試驗區、推動長株潭營商環境優化一體化、打造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及與岳陽、郴州片區通關協作一體化為重點,緊扣市場主體和辦事群眾需求持續努力,力推三大區域協調合作、71條深化改革舉措,提升城市吸引力、競爭力。
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當好“偵察員”“聯絡員”“宣傳員”“研究員”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需要堅持換位思考。營商環境優不優,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目前,各地普遍通過網上征集、舉辦企業家座談會和沙龍等形式,廣泛聽取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下功夫解決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推動營商環境整體提升。
近期有多個省市選聘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幫助政府更好優化營商環境。
例如,4月9日,貴州省產業大招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商會助力產業大招商暨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聘任大會,向公開選聘的50名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頒發證件及聘書。這50人來自商會、媒體、企業、律師等行業,聘期2年。
義務監督員的工作重點是對貴州省的行政審批、政務公開、服務承諾、特定行業服務規范、行政執法及基層窗口服務等情況進行監督;將收集并反饋社會各界對該省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建議及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同時,他們還將參與各級產業大招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營商環境建設座談、調研和明察暗訪等工作。貴州省將為義務監督員開展監督創造條件、提供支持,實現監督無禁區、無障礙;對義務監督員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按照分級負責、歸口管理原則積極進行整改。
“我一定當好‘偵查員’‘聯絡員’‘宣傳員’‘監督員’,正確行使監督權力,為西寧市營商環境貢獻力量。”作為青海省西寧市首批營商環境監督員的王志勇如是說。4月8日,西寧市正式聘請27名市民成為營商環境監督員,依法對全市各級行使公權力的單位、中介服務機構及人員履行工作職責情況進行全面監督,對營商環境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揭短”“建言”。和貴州類似,這些監督員來自西寧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和新聞媒體記者,聘期為2年。
再如,重慶市也在市、區縣政府建立營商環境觀察員制度,聘請企業經營者、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等擔任觀察員,收集、反映市場主體對營商環境的訴求,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精準施策。
強化監督考核:各地通報多起破壞營商環境案例
近期還有不少地方曝光當地影響營商環境的案例。例如,近日湖北省武漢市通報5起影響營商環境典型問題,一些干部缺乏責任擔當、群眾立場;一些部門辦事拖拖拉拉、手續復雜,缺乏服務意識、契約精神;一些惠企政策知曉率不高,缺乏企業認同;創新環境還不夠理想,對創新發展缺乏戰略眼光等。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紀檢監察機關近日通報了4起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例,“有的違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參與工程資金結算;有的是在其位不謀其政,工作失職失責,監管責任缺位;有的是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違規收受企業財物;有的是在服務企業過程中不積極、不主動,存在效能低下、超期辦結的問題。”
再如,海南省儋州市紀委監委近日通報2020年以來查處的3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其中有的以權謀私、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有的以執法之名行破壞市場秩序之實,有的在市場監管中執法犯法并為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成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程中的“中梗阻”。
這說明,打造最優營商環境需要強化監督考核。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到哪里,監督考核就要跟進到哪里。除了“12345”政務服務熱線和網絡監督等平臺作用,還要實行營商環境通報制,對嚴重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公開通報、嚴肅問責,通過獎優罰劣帶動地方營商環境向好向優持續發展。(季曉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