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貴州省首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人才特區,貴陽國家高新區經過近30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成為全省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十四五”的號角已吹響,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貴陽國家高新區正在全力培育發展大數據電子信息制造、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建設千億級園區,全力打造全省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引領區、開放型經濟建設的先行區、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示范區,在“強省會”五年行動中勇當排頭兵,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軟”“硬”兼施 打造政策洼地
去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為促進園區健康發展,幫助園區企業完成這場“大考”,貴陽國家高新區結合自身實際,圍繞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痛點、難點問題,從鼓勵、補貼、保障三個方面制定出臺了《貴陽國家高新區關于支持企業應對疫情加快發展的十五條政策措施》,對園區企業給予扶持,助推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同時,加快原有惠企政策兌現,及時撥付兌現資金,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新冠肺炎疫情給許多行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此次政策資金兌現有效緩解企業壓力,對我們的幫助很大。”享受資金兌現的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劉朝輝說。
在一系列“硬”措施幫助下,2020年,貴陽國家高新區有效克服了疫情沖擊,產業迅猛發展,各項經濟指標實現逆勢增長,所有指標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位居全市前列。去年在全國169個國家級高新區中增比進位實現了8位躍升,綜合排位升至第42位。
不僅如此,貴陽國家高新區還以精細化服務管理為目標,制定了《貴陽國家高新區工管委領導聯系服務“雙重服務”優化升級行動方案》,積極創新服務舉措,在“軟”措施方面下足功夫,成立了4個“雙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服務工作組和13個“雙重”工作服務專班,找準關鍵問題、薄弱環節,下沉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同時,以劃分網格的方式,實施企業項目包保責任制,指導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和項目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的“雙贏”。
在一次對轄區企業把脈問診過程中,貴陽國家高新區獲悉貴州漢方藥業有限公司在生產經營上遇到市場、資金等方面的困難后,立即為企業出謀劃策,積極搭建“人才+人才”通道,引導貴州漢方藥業有限公司與貴州三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實現強強聯合。2020年11月,漢方和三力完成并購重組,形成了以兒科、婦科、骨科、補益為主的中成藥產品群,獨家產品數量在全國上市中成藥企業中名列前茅。
如今,隨著全省全市大力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新型工業化,各方利好不斷匯聚,政策紅利逐步釋放,貴陽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西部通衢要地上一塊政策匯聚的洼地。
集群發展 鑄就產業高地
走進位于貴陽國家高新區的貴陽順絡迅達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技術人員和工人正巡查、組裝、上料、檢測,新“入職”的智能化機器設備正開足馬力生產。
“這是新增加的第五條生產線,我們買入了AI智能外觀機等近一百套高頻片式繞線電感器智能設備,一月份就已經正式投產。”貴陽順絡迅達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鄧世春說,增加了第五條生產線之后,一年就能多生產約8億只電感,每年的產值能達到5億元左右。
貴陽順絡迅達是深圳順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18年,貴陽順絡迅達搭乘省、市“萬企融合”“千企改造”的東風,利用大數據將所有設備、物料聯網,實施智能化改造,跟蹤產品制造整個過程,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成為國內領先的高頻繞線片式電感器生產企業,與華為、中興、TCL等世界500強企業達成合作。
在貴陽國家高新區沙文園區里,還有另一家通過招商引資從深圳引進的企業——貴州中晟泰科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自2018年11月落戶以來,中晟泰科在貴陽國家高新區打造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園,啟動中晟泰科智能制造基地項目,打造智能終端結構件、LED芯片及半導體、MEMS聲學芯片等高精尖電子信息化產品,建成封測與大數據融合的智能制造研發、生產基地。
如今,貴陽國家高新區一大批電子信息制造類重點企業嶄露頭角,聚集了雅光電子、??低?、達沃斯、順絡迅達、贊滿星、中晟泰科等一批龍頭骨干重點企業,為實體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貴陽國家高新區始終圍繞“高”和“新”兩篇文章,著力構筑以中高端制造、中高端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培育發展大數據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聚焦以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為重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航空發動機和精密微特電機為重點的航空航天機電產業鏈,以智能終端電子和智能家居為重點的智能產品產業鏈,以IC設計、封裝、測試為重點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以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五大核心產業鏈,帶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動力電池、智能終端電子、智能家居、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顯示觸屏、傳感器等“N”類產品制造,奮力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安商親商 培育興業福地
2020年8月1日,隨著最后一批設備、物資運抵,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貴陽國家高新區金陽園區搬至沙文園區新廠,完成“騰籠換鳥”,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走進雅光電子沙文園區新工廠,新廠房比搬遷前的老廠房面積增大了整整一倍,建立了整流組件、二極管(3條)、磁阻效應傳感器以及BSG汽車啟發一體機共6條生產線。其中BSG生產線的建成,意味著打破了國外供應商在汽車電子控制核心技術方面的壟斷,我國汽車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得以提升。這條生產線的建成也標志著雅光電子從元器件產品制造商向系統產品制造商的轉變,同時也從行業追隨者“晉升”為行業領跑者。
“雅光電子的成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為了讓雅光電子既落得下來,也強得起來,實現高質量發展,貴陽國家高新區用心用情為企業提供服務。”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席建軍說。
在幫助雅光電子“騰籠換鳥”的過程中,貴陽國家高新區充分展現了優質的“保姆服務”,采取“154‘1+1’”(1張圖、5類職能部門、4個工作載體、1企1包保)工作機制,對企業進行精準包保服務,專班負責、專人緊盯,實行“一企一策”,協調解決了公司提出的新增生產線、資金困難、政策扶持、資產評估等系列問題和具體訴求,全力幫助企業降本減負,實現達產增產。
“當時選址的時候,我們去過很多地方,但最終還是選擇落戶貴陽國家高新區的沙文園區,因為貴陽國家高新區用心服務企業的政策,促進了企業發展壯大。”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宗策說。經過在貴陽國家高新區的多年發展,如今,時代沃頓已成長為全球知名卷式膜分離制造商,是國內最大的復合反滲透膜專業化生產企業。
種好梧桐樹,留住金鳳凰。像雅光電子、時代沃頓這樣在貴陽國家高新區茁壯成長的企業數不勝數。
為打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在政務服務方面,貴陽國家高新區實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窗式服務”等改革,建立服務績效“好差評”制度,努力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現了“一顆印章管審批”的高效行政審批模式,率先建成全省首個自助服務大廳,政務服務“一窗式”辦理率達到100%。在基礎設施方面,貴陽國家高新區以優化宜居宜業發展空間為核心,規劃建設5個人才小鎮,布局產城融合,擁有良好的基礎配套。在科技創新方面,建成貴州科學城、貴陽國際人才城等創新載體,擁有研發機構和創新服務機構600余家、各類人才6.5萬人,形成了科技、人才、金融等完備的創新要素支撐體系。
如今,優良的營商環境已成為貴陽國家高新區的“金名片”。據貴州省2020年產業招商綜合成效測評結果顯示,貴陽國家高新區在全省“1+8”創新平臺中排名第一,已成為創新創業的首選地。
“40分鐘辦好執照,‘高新速度’名不虛傳”
貴州航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曹亦民:
“40分鐘辦好執照,‘高新速度’名不虛傳”
2020年,貴陽國家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僅用40分鐘就為貴州航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完成了公司變更登記并當場頒發營業執照,至此,年產規模預計1.5億元的這家高端制造企業成功落戶貴陽國家高新區。
“40分鐘就把所有事情辦完了,‘高新速度’果然名不虛傳。”面對高效的服務,貴州航飛負責辦理公司變更的曹亦民豎起了大拇指。“由于當天從遵義趕過來,到政務服務大廳的時候已經下午5點鐘了,行政審批局專門留下6名工作人員,從辦理到審批,再到營業執照打印發放到手中,貴陽國家高新區特事特辦,將原本需要5個工作日的時間壓縮到了40分鐘,這樣安商、親商、護商的氛圍,讓我們倍感溫暖。”曹亦民稱贊不已。
作為一家以軍用高端標準件、結構件、航空發動機零組件產品為主營業務,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高新技術企業,隨著公司的壯大,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貴州航飛將目光放在了產業集群、人才匯聚的貴陽國家高新區。
“在發展的道路上,我們深刻領悟到‘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性,布局貴陽國家高新區,有利于公司持續擴大市場、提升創新力,同時有利于吸引留住更多更高素質的人才。”貴州航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利表示,落戶貴陽國家高新區,公司可以有效降低上下游企業溝通成本。“我們將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發展’的戰略規劃,以貴陽國家高新區為圓心,圍繞貴陽周邊的航空發動機主機廠、主要部件廠逐步向其他主機廠擴散布局。”李利說。
“看著他們凍得通紅的雙手,我很心疼”
貴州達沃斯光電有限公司總經辦總監王金霞:
“看著他們凍得通紅的雙手,我很心疼”
說到貴陽國家高新區的營商環境,貴州達沃斯光電有限公司總經辦總監王金霞依然記得去年冬天的那個場景——2020年冬天,持續數天的冰雪封堵了整個沙文園區的道路,運輸材料的車輛進不來,嚴重影響到了園區企業的生產。“正在我們感到焦慮的時候,漫天冰雪中,貴陽國家高新區組織黨員干部職工,開始了撒鹽除冰行動。”王金霞說,“看著他們雙手凍得通紅,真的心疼不已。”
2018年11月,達沃斯在貴陽國家高新區建成全球首條類7代觸摸屏智能生產線。為了擴大生產規模,貴州達沃斯光電有限公司需要融資建二廠,但在融資方面遇到了困難。貴陽國家高新區知道后,及時協調金融機構幫助公司解決了融資難題。該企業新建的二廠投產后,帶動1000人就業,實現產值53884萬元,同比增長20.63%。
“達沃斯迅速成長,產品遠銷國內外,除了企業不斷創新外,還得益于貴陽國家高新區產業環境好、營商環境棒。”貴州達沃斯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陳卡斌說:“當時選址時,我們去過安徽、武漢、江西等地方考察,但最終選擇了貴陽國家高新區,就是看重該區在服務企業的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在已經落地企業中的好口碑。不管是籌建生產手續還是研發、稅收等各方面的政策優惠,各級政府部門都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
良好的發展環境,更進一步堅定了企業扎根發展的決心。據悉,未來五年,達沃斯將力爭在貴陽打造完整的觸摸屏產業鏈,形成50億元的觸摸屏產業規模。
“總是先企業一步,為企業著想”
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CEO喻川:
“總是先企業一步,為企業著想”
“用一個詞形容貴陽國家高新區,那就是‘先企一步’。從我們創業到發展壯大,貴陽國家高新區一直都是先企業一步服務,為企業著想。”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CEO喻川說。
“企業初創時,貴陽國家高新區創服中心工作人員經常到企業詢問我們的創業狀況,在我們需要引進人才時,他們提前策劃籌備了很多創新創業活動,推薦我們去招攬高新技術人才。得知我們研發需要設備,他們又‘先行一步’協調設備,確保研發進度正常推進。在產業化階段,我們需要更大的廠房承接產能,貴陽國家高新區產發局的工作人員每天和我們一起奔走,到處幫我們協調,最終,我們搬進了5000平方米的廠房。2020年,我們收獲了來自全球各地‘無人駕駛底盤’訂單,在產發局協助下,我們又搬進了近2萬平方米的廠房內擴大產量,并開始自主研發建設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喻川說。
喻川認為,鼓勵創新是貴陽國家高新區和翰凱斯共同的價值觀。2019年年底,貴陽市正式將貴陽國家高新區沙文區域劃定為貴州省首個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區域,這無疑給翰凱斯PIX開展無人駕駛測試打開了方便之門。“今年我們完成了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將用于企業量產低速無人駕駛車輛。此外,還將在瑞士蘇黎世建立研發中心,擴大國際化人才隊伍。在貴陽高新區這片充滿機遇的熱土上,我們得到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將朝著更大的市場、更廣闊的領域進一步發展。”喻川說。
(記者 楊婷 楊蕾 易穎/采寫)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