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正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股份)欲上市。如此一來,豬企間的市場競爭或將加劇。一方面,A股上市豬企云集,正大股份如何站穩腳跟?另一方面,受生豬價格下跌影響,上市豬企均在股市中受挫,選在這個時候上市,正大股份會受資本市場青睞嗎?
A股市場競爭激烈
以飼料和生豬養殖為主業的正大股份欲在滬市主板上市。A股市場不缺上市豬企,若上市成功,正大股份將遇到怎樣的競爭?
如今,A股上市豬企已超過20家,前有牧原股份、新希望、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巨頭坐鎮主場,后有唐人神、傲農生物、天邦股份、大北農等“候補梯隊”追趕。此外,A股市場上不乏雙匯發展、龍大肉食等養殖、屠宰、加工一體化的龍頭企業等待厚積薄發。若上市成功,正大股份能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嗎?
當前,正大股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根據正大股份招股書,近三年,正大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81.71億元、318.8億元和456.9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025.8萬元、20.11億元和75.71億元。從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來看,正大股份也許能進入“第一梯隊”。2020年,正大股份雖無法與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等巨頭相比,但是其營業收入僅次于正邦科技,在目前A股上市豬企中排名第五,凈利潤是更與溫氏股份不相上下。
若成功上市,除了內部競爭激烈外,正大股份還將面臨嚴峻的外部形勢。和訊證券一位負責生豬板塊分析的研究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近年來行業掀起“養豬熱潮”,A股上市豬企均在擴大產能,有足夠的生豬供應市場,2021年上市豬企可能難以獲得高利潤。投資者對上市豬企的投資心態將趨于保守,正大股份選在這個時候上市,或難趕上“豬周期”的紅利。
沒趕上好時機?
A股市場上,上市豬企剛剛經歷了一波集體下跌。5月底,由生豬養殖行業的“老大”牧原股份領銜,豬肉板塊排名前11家的上市豬企中有10家下跌。根據金融分析機構萬得(Wind)數據,今年以來,Wind豬產業指數累計下跌12.96%。如果按照2020年9月2日的最高點1813.27計算,目前該指數八個多月以來累計下跌了33.4%。
而被上市豬企看作規避風險工具的生豬期貨也沒能幸免。5月20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曾一度下跌至23080元/噸,達到歷史新低。根據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數據,截至今年5月底,生豬期貨主力合約已下跌了18.49%。
面對此形勢,正大股份也承認,生豬及豬肉價格下跌會給企業業績帶來不利影響。正大股份方面表示,生豬及豬肉價格的周期性波動導致生豬養殖業的毛利率也呈現周期性波動趨勢,給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若生豬及豬肉市場價格因上述周期性波動而出現大幅下跌,將會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生豬及豬肉價格或將繼續下行。根據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數據,5月生豬出欄均價為18.45元/公斤,較上月下跌 4.55元/公斤,環比下降19.78%,同比下降36.58%。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農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王濤對記者表示,5 月集團場生豬計劃出欄量本就高于4月,而市場上大豬貨源已經十分充足,這種情況下,低價大豬會帶動標準體重的生豬價格持續下滑。
目前,上市豬企還在積極擴張產能,市場供應將持續增加,生豬價格或仍難上調。根據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數據,2021年4月份11家上市豬企(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中糧、大北農、唐人神、天康、傲農、金新農、龍大)銷售了共計688.92萬頭生豬,完成年內計劃5.72%。2021年1-4 月份累計出欄2509.82萬頭,共計完成年內計劃20.85%。 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生豬分析師對記者表示,5月份部分規模企業雖有上量操作,但未來豬企出欄任務壓力仍大。按照年內80%任務量折算,5-12月份各大豬企仍需要出欄生豬 7122.18 萬頭。
“6月生豬市場價格震蕩為主,會有止跌反彈跡象,但整體上漲幅度不大,6月豬價高點或低于5月。”王濤說。
正大股份加快“跑馬圈地”步伐
選在此時上市,正大股份或也欲加入擴大產能、搶占市場的隊伍。正大股份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所處的飼料行業、生豬養殖及屠宰行業的集中度在加速提升,尤其是生豬養殖及屠宰行業規模化程度逐年提高,該公司規模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對資金需求逐步增加。
正大股份的“野心”并不小。根據招股書,正大股份擬募集150億元資金,用于投入湖南寧鄉、山東東營、廣東湛江等15個生豬產業鏈項目,以及四川種豬場建設項目、正大石門1.8萬頭種豬養殖及配套育肥項目的建設。
對正大股份來說,上市后將募集到更多的資金支撐企業發展。公司方面表示,目前企業融資渠道主要是銀行借款,缺少股權類融資途徑。未來幾年公司仍將處于經營業務提升的關鍵時期,僅靠自身積累滾動式發展將難以支撐公司后續資本項目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豬肉股集體下跌后,部分上市豬企已開始回購股票護盤。新希望決定終止實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回購的股份將繼續用于未來公司的核心團隊股權激勵;天邦股份計劃,利用董事長、高管、部分核心骨干等15人成立契約型私募基金,在未來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額為2億-4億元;正邦科技也拿出了3000萬元開始回購股份。
上述和訊證券研究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目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仍較低,散戶居多。上市豬企的業績不僅僅要看生豬及豬肉價格,更要看規模和市場占有率。上市豬企融資就是為了擴大規模,誰能跨越“豬周期”,誰就扛住了風險,就能笑到最后。
若能成功上市,正大股份又將如何在行業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中國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記者 馬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