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CMF中國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發布會舉行,主題為維護短期平穩復蘇,激發長期增長動力。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尹恒出席并演講。
聚焦今年宏觀經濟,伴隨著外需持續上揚和經濟動能的逐漸恢復,我國經濟整體呈現復蘇態勢,但是在下半年特別是從第二季度開始,復蘇態勢有所放緩。分析報告預計,今年整體經濟增速能夠達到8.1%左右,年內將完成6%的增長目標。
尹恒表示,多個原因支持宏觀經濟整體復蘇:第一是工業企業回歸常態,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第二是就業形勢穩定伴隨著整體經濟的逐漸復蘇,城鎮調查失業率在下降,居民收入增長穩定;第三是進出口延續強勁增長態勢;第四是外需強勁,外匯儲備充足,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表明國際市場對中國的信心比較充足,這給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政策增加了很大的底氣。
尹恒強調,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不久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當前央行應引導金融機構繼續用好降準資金,而不是再度降準。
報告建議,當前適度寬松的資金面和資金價格,進一步淡化了市場對于降準降息的預期。央行主要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逆回購等政策利率釋放利率調控信號,并引導DR007等市場基準利率以政策利率為中樞運行,最終影響到貸款等金融產品的利率。降準和逆回購、MLF一樣,皆為央行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工具,其目的都是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
一是近期應該運用多種政策工具維持平穩復蘇,具體包括:近期財政政策應該更加積極來保證財政支出的強度,加快財政支出的速度;貨幣政策還存在著適度寬松的空間,應該走向更加適度寬松的狀態;近期政策應該多管齊下提振居民消費信心,可以適時出臺消費導向的減稅降費政策和民生導向的收入補貼措施;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計地維護市場主體的活力。
二是長期政策建議應繼續堅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激發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通過模擬已經看到深化改革的紅利十分巨大,還是能夠在未來二三十年提供長期持續的推動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