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銀行業保險業2021年度數據出爐。據浙江銀保監局統計公布,截至年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22.25萬億元、同比增長11.96%,總負債21.2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3%;保險機構(不含法人保險機構)資產總額7306.98億元,浙江轄內(不含寧波)法人保險機構資產總額1580.03億元……這樣的規模和增速,在疫情沖擊以及“三期疊加”背景下,實屬不易。
聚焦破解金融助力共同富裕普遍性難題,浙江銀保監局引領銀行保險業精準發力,“逆周期”式金融供給服務源源不斷輸送到中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等實體經濟融資薄弱環節。數據顯示,浙江各項貸款余額16.58萬億元,同比增長15.42%;各項存款余額17.08萬億元、同比增長12.21%。全省保費收入2859.76億元,提供風險保障1655.45萬億元。
持續深化小微金融服務
構成浙江經濟發展基本盤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浙江860多萬戶在冊市場主體中占比近96%,遭遇了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傳導。同期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08萬億元,新增7135億元,均居全國第一。浙江轄內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10655.9億元,較年初增長28.7%,居全國第一,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2.9個百分點。
小微金融服務覆蓋面和獲得感,來自浙江2021年扎實推進小微企業信貸金融服務“增氧滴灌”工程,持續深化“4+1”小微金融服務差異化細分工作,以及銀保監局聯合多部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個體工商戶金融服務的通知》推出17條舉措等。浙江轄內獲信企業中,有18.6萬戶是2021年首次貸款,同比增長60.3%,貸款金額2601.5億元。從拓展無貸戶到培育首貸戶再到結成伙伴客戶,浙江走出了一條遞進式金融服務路徑。
小微金融也能澆灌,浙江將服務模塊嵌入“園區大腦”,開展整園授信。采取“金融+科技+園區+政府+監管”五位一體金融服務模式,聚焦數字化示范園區,開展數字化示范小微園金融服務試點。2021年,浙江轄內銀行機構共為小微企業園及入園企業提供授信2537.6億元,貸款余額1592.3億元,貸款戶數2.4萬戶。
大數據技術等信息科技手段的運用,進一步挖掘出企業信用信息資源,也加大了浙江信用貸款產品創新和投放力度。以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為例,其同期實現與55個省級部門的公共數據共享,日均數據調用量40至50萬次,66.2%被查詢的為注冊資本1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累計交易量突破2.03萬億元,直接對接授信6664億元,服務16.63萬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授信。其中88.4%的市場主體3天內完成授信,93.3%為普惠型小微貸款,17.2%為首貸戶,26.4%為純信用貸款。截至2021年末,浙江轄內小微信用貸款余額6900.2億元、增長38.9%,超額完成6000億元全年目標。
減負降本,盤活企業資金
針對特殊時期“還貸難”,浙江轄內銀行業對受疫情沖擊影響較大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落地了一定期限的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為47.1萬戶普惠型小微企業、5470.3億元貸款提供延期還本支持;為3765戶普惠型小微企業、99.7億元貸款應付的4945.4萬元利息提供延期付息支持。
特殊時期,不還本也能“再借”。浙江銀保監局率全國之先探索并推進無還本續貸還款方式和中期流動資金貸款。信貸周期與經營周期相匹配的“連續貸+靈活貸”機制,穩定了企業融資預期,提高了存貨周轉效率,釋放了轉貸壓力與成本。截至2021年末,浙江轄內無還本續貸余額6609.9億元,繼續位列全國第一,較年初增加2644.3億元、增長66.7%;56.1萬戶,較年初增加21.1萬戶;當年累放金額7634.3億元,為企業節約轉貸成本76.3億元。中期流貸服務余額13217.7億元,占全部流貸總量的39.1%、較年初提高7.3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4090.8億元、增長44.8%,增速高于全部流貸27個百分點。全年累計發放10271.7億元、為企業節約轉貸成本約103億元。
為增強企業活力,浙江運用保險機制推進保證金領域改革,盤活企業自有資金用于生產經營,有效緩解資金壓力。浙江轄內2021年通過保險機制釋放的保證金約2731.8億元,較上年增長39%;為企業減負約98億元,較上年增長38%。
浙江的“雙保”融資機制在2021年實現常態化運用,惠及了更多暫遇困難但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業。進一步完善逆周期信貸方式、擴大“雙保”應急融資機制適用范圍,勢必要建立合適的風險分擔機制。浙江銀保監局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國家、省級、市縣三級聯動,共同分擔風險,有效解決了銀行在現有機制下“想貸而不敢貸”的難題。
截至2021年末,浙江轄內銀行機構已累計向5.5萬戶中小企業發放應急貸款628.7億元,全部由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參與風險分擔,累計支持就業94.4萬人。應急貸款發放平均耗時僅3.45天。
銀保合力,助推鄉村振興
2021年,浙江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的整體信貸支持力度,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截至2021年末,浙江轄內涉農貸款余額4.7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7040.1億元、增長17.5%;其中,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865.8億元、增長22%,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6.3個百分點。
當年,浙江銀保監局推動并聯合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制定了《浙江銀行業保險業支持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梳理差異化金融服務機制。在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山區26縣發展的工作目標和18項重點任務指引下,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山區26縣的支持力度。山區26縣2021年各項存款1.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487.5億元、增長12.8%;各項貸款1.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343.9億元、增長20.9%,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5.2個百分點。
浙江進一步完善構建農村保險保障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省定險種為主、地方特色險種為輔、商業保險補充的農險供給體系。浙江銀保監局推動省政府出臺農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制定浙江局的行動方案,公布14家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目錄,推動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綜合保險、水稻完全成本保險等險種。全年新增備案農險產品108個、開辦地方特色險種14個;浙江轄內農業保險風險保障金額513.3億元,同比增長9.9%;累計支付賠款15.3億元,同比增長59.1%。
擴大保險覆蓋,加快風險化解
浙江不斷擴大保險保障覆蓋。2021年,銀保監局聯合多部門在全省范圍內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普惠型商業補充醫保”的多層次保障體系。同期,浙江轄內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投保人數1787.4萬人,縣域參保57.8%,降低醫療費用綜合賠付(報銷)率10個百分點左右。
自6月1日起,銀保監會在浙江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相關工作。浙江銀保監局聯合多部門探索個人養老金制度,按照“一個機制引領,兩個維度推進”的整體思路,整體推動浙江商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進程。截至2021年末,浙江累計銷售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保單17857件,保費收入9226.15萬元。
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方面,浙江銀保監局推動浙江農信戰略入股溫州銀行,成為全國第一家依托本省、市場化處置重大風險的成功案例,加快高風險機構處置。同時強化信用風險防控,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實資產分類、加快風險出清。截至2021年末,全省不良貸款余額1225.85億元,不良貸款率0.74%。浙江省中小法人銀行業機構撥備覆蓋率440.02%。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