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政府的全力支持,羊肚菌長得特別好!”2月20日,在天柱縣白市鎮汶溪大壩羊肚菌種植基地里,種植戶陳勉明興奮不已。
天柱縣以群眾增收為目標,依托壩區資源優勢,采取“龍頭企業+黨建合作社+農戶”“黨員+農戶”“種植能手+農戶”等組織方式,大力發展羊肚菌產業。目前,天柱1700畝羊肚菌迎來采摘高峰期,預計今年可實現收入4200萬元。
種植羊肚菌 村民家門口增收
走進天柱縣白市鎮汶溪村,上百個鋼架大棚連片坐落在田間地頭。大棚內一朵朵羊肚菌鼓起黃褐色傘裙,顯得格外飽滿,褶皺清晰,色澤誘人。這里是白市鎮政府與貴州千畝良田科技農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羊肚菌基地。白市鎮政府為基地鋪設了水泥預制板,安裝了噴滴灌,搭建了倉庫,還特地安排了兩名干部專門指導基地種植羊肚菌。
白文美是汶溪村一組的村民,全家6口人,一個孩子讀大學、一個讀小學。家里的兩個老人需要照顧。她在羊肚菌基地干了5個月,收入穩定。“從擺放營養袋到羊肚菌采收,我一直在這里干活,每月收入2000多元,目前已有1萬多元的收入。”白文美笑得合不攏嘴,在家門口就業,既有收入又能照料老人和孩子。“等開學了,就拿工資去給上學的孩子交報名費。”
白市鎮鎮長楊代標說,羊肚菌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整地、擺放營養袋、采摘、烘烤等程序都需要人手,基地目前解決就業60多人,人均就業月增收2100元。白市鎮采取“政府+公司+基地+農戶”組織方式,計劃在未來2至3年內,新建和改造羊肚菌標準種植基地500畝;建設集羊肚菌品種展示、菌種研發、培育、田間種植、產品加工、冷藏倉儲、銷售為一體的新型農產品產業示范園,助推產業振興,讓更多的群眾家門口就業增收。
種植羊肚菌,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藍田鎮種植羊肚菌成功了,我看到羊肚菌這個行業有一定的前景,去年11月投資5萬元種了5畝羊肚菌,今年的正月初六就已經回本了。”在藍田鎮藍田村種植羊肚菌的陳選彭說,目前已經銷售新鮮羊肚菌600斤,零售120元一斤,收入7.2萬元。羊肚菌在4月栽秧前銷售完畢,預計收入15萬元。
藍田鎮黨委書記吳銘介紹,過去由于產業結構單一,年輕的村民外出務工,產業發展難有起色。2019年以來,藍田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施“稻菌”輪作,農民收割稻谷過后,把田地租給公司種植羊肚菌,建設了300畝羊肚菌種植大棚,通過示范引領,村民紛紛行動起來。2021年縣供銷社也參與合作種植,形成了企業、供銷社、農民合作社、農民共同投資的局面。如今,藍田鎮已成為全縣羊肚菌種植大鎮,種植面積擴大到1500畝,藍田村、都甫村、黃家寨等村的村民實現“種稻、租地、種菌、就業”四豐收。
規模種植 形成羊肚菌全產業鏈
據了解,盡管今年遭受雪災,但由于當地黨委政府組織搶救及時,天柱縣羊肚菌產量依然較高,保守預計每畝產出新鮮羊肚菌200公斤到250公斤。幾年來銷售價格均比較穩定,今年批發價140元/公斤。按照今年價格計算,羊肚菌年總產值將超5900萬元。
在省農科院和天柱縣農業專家指導下,天柱縣2019年引進貴州發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藍田鎮成功試種300畝羊肚菌,2020年在藍田大壩種植1000畝,2021年在藍田大壩種植1500畝,在白市汶溪大壩推廣種植100畝……全縣種植面積達1700畝,解決就業達500多人。嘗到甜頭的種植戶越來越多,天柱縣也成為貴州羊肚菌種植發展規模較大的縣份之一。
從培育菌種到加工銷售,羊肚菌種植已形成了全產業鏈。天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以縣委書記和縣長為雙組長、縣委副書記為常務副組長的農業生產工作領導小組,以發展“二菜一薯一菌”為主,打造壩區產業,成立縣羊肚菌產業專班,以貴州發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開展菌種培植、基地栽培等技術培訓,建立冷鏈物流、烘烤包裝、產銷對接一條龍配套服務體系。批量為種植戶提供優質菌種和優良的營養袋,并且開展羊肚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收購商紛紛上門收購,一些電商早就和種植戶簽下訂單,帶動了本地電商和物流業的發展。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