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煙臺市民劉玉萍像往常一樣出門鍛煉,在小區門口看到某中醫養生館開業,當日進店可免費體驗,在店員的熱情推薦下,劉玉萍進店體驗。體驗過程中,店員說她身體小毛病很多,需要進一步調理治療,建議她充值辦卡,能有優惠,全部項目做下來僅需要8000元。在店員的花式推銷下,劉玉萍充值辦了卡,但商家并未提供任何票據。
劉玉萍持卡消費了一段時間后,對該養生館的收費價格與服務效果等產生了諸多不滿意,不想再繼續消費,便要求商家退還預付卡剩余金額5000元。商家不同意退款,雙方發生爭議。劉玉萍一氣之下病倒了,老伴也犯了難,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煙臺開發區消費者協會進行求助。
經多次溝通調解,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商家同意一次性退費4000元,這也達到了劉玉萍的心理預期,雙方一致同意調解方案,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剛辦了卡充了錢,美容院卻跑路了;會員卡遺失卻不能補辦,卡里800多元打了水漂……近日,煙臺市消費者投訴中心發布2021年消費投訴熱點,記者梳理發現,十大熱點中,預付式消費依然是維權的“重災區”。
從全市各級消協組織處理消費者投訴情況數據看,健身卡、洗浴卡、餐飲卡、家政卡、美容美發卡、代金券等預付款消費越來越多,疫情原因預付式消費商家關門較多,充值卡“擅自縮水”、商家卷款跑路、“辦卡容易退卡難”等問題屢禁不止。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主要有:商家以免費試用、高額折扣優惠等為誘餌吸引消費者購買預付卡,卻不履行承諾;辦卡時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合同或協議,發生消費糾紛后消費者難以提供有力的證據;店鋪發生關門歇業、更換經營者等情況,不能繼續提供服務,也不采取其他善后補救措施,更有不法經營者關門走人、卷款跑路。
除了預付式消費投訴,新能源汽車舉證難、校外教育培訓退款難、裝飾裝修缺失誠信、電信服務質量不高、老年消費多為圈套、物業服務問題突出等也成為消費投訴熱點。其中,汽車投訴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推廣和保有量不斷增加,相關投訴逐漸增多。有消費者反映,新能源汽車出現安全問題,如行駛中斷電、汽車自燃、自動駕駛系統失靈等;電池質量問題突出,比如充電故障等;續航里程縮水,特別是冬季低溫下續航折損快。此外,價格變動也惹起爭議,有消費者剛簽完合同還未提車,所購買車型就降價,或者推出同價但性能配置更高的產品,導致消費者不滿。
校外培訓行業轉型過程中也產生了大量消費糾紛。“雙減”政策下,非法辦學機構被查處,培訓機構沒有及時退還費用;學科類培訓機構轉為素質發展類培訓,但師資配備跟不上,課程設計不合理;部分非學科類機構本已存在經營不善問題,卻假借“雙減”政策,關門停業,拒不退款……此外,還有一些直播培訓打出“零基礎入門”“包教包會”等誘人廣告,通過不簽協議、私下轉賬等方式,收到學費后卷款跑路。(記者 楊秀萍 通訊員 劉曉霞 報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