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自制食品藥品在網絡上盛行,從咸菜、臘肉、腐乳到果酒、餅干和糕點,再到減肥酵素、壓片糖果、中藥茶飲,這些產品被商家打上“純天然”“無添加”“手工制作”的標簽,深受不少消費者青睞。但與此同時,商家無生產經營資質、產品無相關標簽等問題也被頻頻曝光。
通過記者的調查不難發現,網上這些自制食品藥品賣家多數并未在相關部門進行登記,也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一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制作環境,操作過程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也未可知,很難保證食品安全。一旦出現質量問題,難以監管。
實際上,根據《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許可,生產者應當按照許可的類別范圍銷售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許可的經營項目范圍從事食品經營。
因此,對風靡網絡的自制食品藥品,有效的監管是首位的。作為監管部門,必須與時俱進,依法依規通過線上線下發力,加大日常執法,引導商家依法依規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不能讓“自制食藥品”游離于監管之外。如果監管手段跟不上自制食藥品的制售,無疑是以消費者的生命健康為代價的失職。
其次,電商平臺以及互聯網企業也應負起責任。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從自我監管的角度來說,平臺需要依法建立管理制度,包括收集和辨識法定要求的信息,建立糾紛調解、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機制,及時向監管部門通報違法信息、配合執法檢查等,以凈化消費環境。
當然,作為消費者,對于網絡上銷售的自制食品藥品應少些迷戀,謹慎購買。比如,目前電商平臺上許多帶有“純綠色”“無添加”“全手工”“獨家秘制”等字眼的自制食品藥品質量無法考證,特別是不少網紅食品的生產者并不具備相關資質,所出售的自制食品藥品不僅難言健康甚至難言安全,切不可對其宣傳偏聽偏信??偠灾?,對風靡網絡的自制食品藥品不放任自流,網購自制食品藥品才會多些安全保障。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