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服不智能,人工客服別缺位
號稱能“自動回答”的智能客服被廣泛采用,但客戶在使用時卻總會遇到各種困難,有時問了半天,系統總是答非所問,無法解決問題,在某些平臺再想找人工服務也找不到。
于是出現了質疑的聲音:這智能客服,還不如人工。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72歲的老梁想學車,打電話咨詢車管所,但找不到車管所的聯系方式。“網上無論怎么搜,都只能出來12122的咨詢號碼。”撥號之后,智能語音給出“機動車業務”“駕駛證業務”等選項。第五項是“車管總所和車管分所的地址及聯系方式”,點選后,系統只有一長串的地址介紹,沒有任何聯系方式。老梁最終還是不知道怎么跟車管所聯系,只得打車去現場咨詢。
如今,許多APP中的客服系統由原來的人工解答變成了“智能回應”,連很多銀行的客服也成了機器人客服。
這一舉動無疑節省了人力,但卻增加了用戶的咨詢成本。機器應答或人工智能看似可以“分揀”問題,把簡單事項交給算法解決,把復雜困難交由人工處理。但是,對用戶來說,撥打了客服電話,希望的是一步到位解決問題,現在拿起話筒卻是一遍遍地聽音樂,或者在“請按1、2、3”里兜來繞去,好不容易找到呼喚“人工客服”的按鈕,又在一句“對不起,業務繁忙請稍等”后被掛斷。更煩人的是,這些所謂的智能客服經常答非所問,讓人哭笑不得。
對于找客服難的問題,已經有平臺作出了初步嘗試。比如,老年市民撥打北京電信客服,原則上可跨過機器人應答環節,迅速接入“尊長專席”人工客服。不過,這種專門面向老年人的服務還沒有在更多領域推廣,很多平臺因為無法判斷來電者的年齡信息,事實上無法提供快速轉人工的服務。
客服越來越智能化,但具體問題卻越來越難得到解決。用一套“雞同鴨講”的客服系統來應付用戶,實際上是當上了甩手掌柜,將企業應給予消費者的售后服務在“智能”的幌子下甩掉了。
“智能客服不智能”的無奈,降低了服務品質,偏離了服務宗旨。像“尊長專席”人工客服那樣可以自動跨過機器人應答環節的服務應該真正落實,企業在設置客服時要考慮各方面的情況,讓消費者能直接通過人工客服解決訴求,或讓智能客服真正智能起來,讓用戶少費些周折,多得到些服務。
本報評論員項向榮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