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今談】
消費,尤其是內需驅動經濟成了當下最緊迫的需求之一。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3.7%)。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48476億元,下降18.9%。這是中國消費市場的寒冬時刻。
那么,回顧2019年,哪些城市是中國消費力旺盛的王者城市?一線城市中,總量第一是誰?增速第一是誰?
筆者查閱公開數據得到如下結論:四個一線城市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消總額”)規模第一的是上海,1.35萬億元;增速第一的是廣州,7.8%。從規模來看,四個一線城市的具體名次如下:上海(1.35萬億元)、北京(1.227萬億元)、廣州(9975.59億元)、深圳(6582.85億元)。從增速來看,四個一線城市的具體名次如下:廣州(7.8%)、深圳(6.7%)、上海(6.5%)、北京(4.4%)。
城市消費力與人口有密切關聯:
2019年,上海的人口數據為2428.14萬人,北京為2153.6萬人,廣州為1530.59萬 ,深圳1343.88萬人,數據均來自于各城市統計局。
首先說上海,上海的社消總額雖然規模依然龐大,但這確實是建立在其人口數量是四個一線城市第一的基礎之上。上海社消總額規模的王冠在5年之內固然無人可以撼動,但是增速持續下滑則是可以預期的。無他,人口增速在持續下滑,老齡化日益嚴重。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8.14萬人,較上年增加4.36萬人。
北京的情況和上海差不多,而且因為政策的原因,北京的人口在2019年是下滑的:根據3月2日發布的《北京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3.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6萬人。隨著雄安建設加速,以及南方城市的吸引力不斷增強,這種人口趨勢在政策的配合下不會改變。
廣州雖然一直以低調著稱,其在社消總額這個領域卻獨攬兩項冠軍,城市的消費潛力可見確實不一般。首先,社消總額增速第一。其次,每萬人的社消總額為6.517億,居然超過大上海差不多一個億,超過富裕的深圳1.619億,可能讓很多人沒想到。
筆者帶著“偏見”去查看數據,猜測是批發業在其中幫了大忙,但事實并非如此。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8%,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批發零售業增長7.7%,也就是說批發零售業的增長速度是拖后腿的!廣州沒有在這方面占到什么增長速度的便宜。
但是,廣州在旅游者人數、旅游業收入等指標上的優勢明顯。2019全年接待過夜旅游者6773.15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4454.59億元。2018年廣州海外旅游者人數國內排名第一,略高于上海(893.71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國內排名第二。“食在廣州”的美名也給廣州帶來了實惠:2018年廣州市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092.14億元,這個指標超過了上海、北京,位居全國第一。
廣州連續多年人口數量的增加在全國城市排前幾名,因此在2019年“限額以上日用品類、糧油食品類、中西藥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7.5%、9.9%和34.0%”一點不奇怪,人多了,用的商品就會增加。
深圳人口在四個一線城市中最少,因此社消總額的規模最小,這個很正常。其與廣州相比,人口只少200萬,但是社消總額居然少了3392.74億,規模只有廣州的65.9%,深圳人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
目前看來,有兩個渠道:其一,部分深圳人去香港購物,導致消費能力分流。其二,深圳人把錢花在了房子上,壓縮了消費開支。深圳人不容易,每一萬名深圳人的社消總額僅僅4.898億,在四個一線城市中位列第四,除了香港分流的因素之外,房貸壓力過大也讓深圳人在消費上相對謹慎。
消費,尤其是內需驅動經濟成了當下最緊迫的需求之一,看看四個一線城市在2020年會交出怎樣的成績單吧。
(作者系廣東政治經濟研究人士)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