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剪叉高機產品智能工廠 (公司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我國企業開始熱衷于部署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
上海美國商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上海接受調查的109家公司中,近一半的公司表示,未來幾周內,員工短缺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而三分之二的公司表示,他們沒有足夠的員工來運營一條完整的生產線。
事實上,不少上市公司在幾年前便在自動化領域“先發制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這些上市公司從容應對員工短缺難題,運用智能制造有效保障了復復工產的順利推進。
董事長“掛帥”主導機器人研發
消費電子視窗玻璃龍頭藍思科技早在2016年便創建了藍思智能機器人(長沙)有限公司(簡稱“藍思智能”),并由董事長周群飛“掛帥”主導產品研發。
據了解,藍思智能生產的關節機器人,如四軸、六軸機械臂、Delta并聯機器人、AGV激光自動導航車、高速移印機、精雕機、超快激光設備、自動上下料系統等,已經全面應用到藍思科技的整條生產鏈上。
藍思智能總經理邱會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些機器人的應用有效提高了產能效率、產品良率,再結合公司自主研發搭建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藍思云’,充分應用AI圖像識別的精準定位、測量和識別功能,優化生產精度,實現了技術、工藝、設備及配套軟硬件的高度融合。”
而正是基于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先行布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藍思科技運用科技力量率先在同行業中復蘇。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截至3月16日,藍思科技復產率已達到100%。
智能工廠發貨有保障
《證券日報》記者在中聯重科高機智能化工廠里看到,機器人手臂順暢實現原材料激光切割、工件焊接和部件噴涂,AGV智能輸送車替代傳統人工完成上下物料移動和運送,自動安全的RGV有軌制導車和EMS空中輸送線輕松實現精準配送。生產線操作人員通過LED顯示屏和生產看板終端實時滾動數據,以及裝配作業指導圖示和工藝要求,輕松完成每一道工序。
中聯重科高空作業機械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中聯重科高機智能化工廠分為智能化流水線、裝配線和涂裝線三大作業生產線。
智能化流水線配備27臺機器人和9套智能化搬運設備,采用先進的數字化脈沖焊接工藝、激光切割工藝和柔性工裝,高度自動化生產運行。裝配線包含5條地面線、5條EMS空中輸送線,以及一套AGV輸送系統,通過分裝和總裝的有機結合,極大地提高了產品裝配效率。涂裝線采用機器人自動噴粉,涂裝線設備參數和工藝參數在線監控,實現了生產全過程可追溯。
據了解,中聯重科高機智能工廠早在2月初便實現復產,目前工廠正在趕制發往海外客戶的訂單。復工后高機產品已批量發送至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正在趕制的訂單3月底將發至馬來西亞、阿爾及利亞、尼泊爾。
醫藥機器人助力醫藥產業升級
2016年,楚天科技智能機器人無菌灌裝系統在湖南寧鄉下線,這是中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藥智能機器人生產系統。
楚天機器人執行董事周飛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楚天智能機器人將形成豐富的產品線,如上下料機器人、灌裝機器人、稱重機器人、檢測機器人等醫藥生產機器人,所形成的完整生產體系將支持高效率、高質量的藥品生產。”
周飛躍以某藥企為例介紹道,原來一批次的藥品生產需要4天左右,在使用楚天科技的智能化生產設備后,只需要12個小時,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時,也節省了藥企成本。
楚天科技董事長唐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系統的集成,核心裝備的開發,關鍵技術的研究,這是楚天科技正在攻關的方向,這也是醫藥智能機器人和智慧醫藥工廠的實施路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醫藥產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不足,醫藥產業的智慧化是實現國家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唐岳認為,醫藥機器人及智慧醫藥工廠的推進將力促中國醫藥產業邁上新臺階。(何文英)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