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這些方面,政府部門都有統一調配,具體情況現在不方便說太多。”3月20日,海正藥業(600267.SH)董秘沈錫飛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法匹拉韋片銷售收入比重很小,對公司當期業績影響亦較小。
受到科技部肯定,潛在抗新冠肺炎病毒藥物法匹拉韋迅速走紅。
作為國內獨家擁有法匹拉韋生產批件的廠家,海正藥業被推上風口,成為當紅的新冠肺炎概念股。
截至3月23日,海正藥業報收15.43元/股,最新市值接近150億元。事實上,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海正藥業的股價拔地而起,累計漲幅已接近60%。
法匹拉韋(又稱“法維拉韋”)系4年前海正藥業從日本引進的一款抗流感病毒新藥,近日揭曉的部分臨床研究數據初步顯示了其用于新冠肺炎適應癥的療效。
3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表示,經過科研攻關組組織專家充分論證,已正式向醫療救治組推薦,建議盡快納入診療方案。
關于這款抗疫新藥的價格、產量及供應等情況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2月中下旬以來,山東、江西、北京等省市藥采平臺已將法匹拉韋片緊急掛網,價格為780元/盒(40片裝)和398元/盒(20片裝),折合每片約20元。
疫情緊急,資本市場反應強烈。3月18―19日,海正藥業股價連續兩天被封漲停板。
針對近期的股價異動,海正藥業強調,“公司獲得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適應癥,目前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后續待完成一系列臨床試驗步驟后,還需提交審評審批,能否取得新適應癥的生產注冊存在不確定性。”
喧囂的另一面,海正藥業動蕩不斷,正深陷連年虧損、負債累累的困頓之中。
近一年多以來,換帥、賣資產、砍研發項目、引入戰投……這家曾與恒瑞醫藥齊名的老牌藥企,也在試圖尋找自救的“新藥”。
特事特辦
2月15日,法匹拉韋火速獲批,成為疫情期間首個拿到注冊批件的潛在抗疫新藥。與此同時,作為阻斷輕型、普通型向重型轉化的潛在藥物,法匹拉韋針對新冠肺炎適應癥的臨床試驗成為科技部重點推動的項目之一。
“法匹拉韋已完成臨床研究,顯示出很好的臨床療效,未見明顯不良反應。”3月17日,張新民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可及性方面,國內已有企業獲得注冊批件并實現量產,臨床藥品供應有保障。
“這是特殊時期的特事特辦,根據已有的研究數據給予有條件批準上市。上市后還要繼續完成尚未完成的研究,補足相關的數據。”3月19日,一位接近海正藥業的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據張新民介紹,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開展的法匹拉韋聯合干擾素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入組患者80例,其中法匹拉韋組35例,對照組45例。
研究結果顯示,法匹拉韋治療組的病毒核酸轉陰時間中位值僅4天,較對照組的11天有顯著差異。
與此同時,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牽頭開展了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的多中心、隨機、開放、陽性平等對照臨床研究,目前已完成120例入組和臨床治療觀察。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在主要終點評價指標方面,普通型患者在治療結束時的臨床恢復率為71.43%,優于對照組的55.86%;在次要終點評價指標方面,試驗組的平均退熱和咳嗽緩解時間分別為2.5天和4.57天,亦優于對照組的4.2天和5.98天。
事實上,法匹拉韋是一種RNA聚合酶抑制劑類廣譜抗病毒藥物,最早由日本富士膠片集團旗下的富山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研發,2014年3月,在日本被批準用于新發或復發流感的治療。
作為浙江一家主營化學原料藥及制劑的藥企,海正藥業制劑業務板塊中銷售占比最大的產品線之一就是抗感染類產品。
2016年,海正藥業與富士膠片集團簽訂專利授權協議,將法匹拉韋引入中國。
據當時簽署的授權協議,海正藥業需要為此支付不高于1000萬元首期款、不高于1000萬元的上市里程碑款,以及開始銷售后不高于7%的分成。
2019年8月,法匹拉韋的化合物專利已到期。
作為法匹拉韋的獨家生產廠家,海正藥業在資本市場上受到追捧。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法匹拉韋獲批的適應癥僅為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僅限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時使用)。
連年虧損
借利好之機,海正藥業二股東宣布減持。
3月17日晚間,海正藥業公告稱,浙江省國貿集團(以下簡稱“國貿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英特藥業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合計減持比例不超過總股本的2%。
國貿集團系浙江大型國企,其與英特藥業分別持有海正藥業8.96%、0.21%的股份,比例僅次于海正集團。
“此次股份減持系國貿集團根據自身經營發展資金需求自主決定的正常減持行為。”海正藥業稱。
從股價走勢看,這不失為難得的減持窗口。事實上,盡管有著過百億元的營收規模,但海正藥業眼下的日子并不好過。
據業績預告,海正藥業預計,2019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00萬—1.0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但是,業績預盈主要是由于去年完成對子公司浙江海正博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股權重組交易以及其他非核心長期資產處置而獲得收益,影響金額總計約25.9億元??鄢鲜龇墙洺P該p益后,海正藥業2019年度預計虧損額擴大到25.1億—24.85億元。
這已經是海正藥業扣非凈利潤連續虧損的第5個年頭。2015—2018年度,海正藥業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39億元、-2.83億元、-1.41億元、-6.12億元。
近幾年來,海正藥業的盈利不斷萎縮,靠著政府補助或變賣資產等非經常性項目的收益,躲過了被“ST”。
連年虧損之外,海正藥業還背負百億元債務。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海正藥業賬上短期借款59.0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6.87億元,長期借款20.52億元,應付債券16.42億元。合計有息負債達102.87億元。
近日,海正藥業再次拋出融資計劃,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0億元公司債券,期限不超過5年,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防疫相關流動資金等。
“瘦身”減負
“公司一直在考慮降低負債率,將不必要的固定資產建設及研發砍下來。同時將不同品種成立獨立子公司,通過引入戰投獲得現金流。”沈錫飛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未來會聚焦于主業,圍繞科室進行產品布局。
實際上,賣房產、賣孔雀、賣產品文號、賣技術、賣股權……整個2019年,海正藥業的主要動作就是“賣賣賣”。
“主要是回籠資金,盤活資產。”前述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海正有不錯的底子,就是攤子鋪得太大,產品線非常分散。前幾年在固定資產上投入過大,資金吃緊,現在要轉固提折舊對利潤的壓力也很大。”
面對沉疴,新董事長蔣國平到任后,開出的第一劑藥方就是“瘦身”、聚焦。
近一年來,海正藥業陸續處置位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閑置房產,出售海正宣泰與浙江導明醫藥科技的股權,還引資轉讓單抗平臺海正博銳的控股權。
除了賣資產,研發項目和固定資產也被大幅砍削。
2019年12月10日,海正藥業公告宣布,終止重組人胰島素、重組人血白蛋白、阿霉素脂質體/多柔比星注射液等20個項目的研發;同時對制劑出口基地建設項目、辛伐他汀等原料藥項目、新建干粉吸入劑等多個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項目計提減值。
海正藥業解釋稱,原研發覆蓋產品領域眾多,包括原料藥、仿制藥、生物藥和創新藥,但是,公司的研發項目管理水平以及可以匹配的公司研發資源,不能支持研發項目全面有效的快速推進,導致部分研發項目研發進度顯著落后,后續已無研發或市場競爭優勢,或不再適合繼續推進。(章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