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沖擊A股未果的浙江維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康藥業”)又卷土重來。證監會官網最新動態顯示,維康藥業沖A之路進入預更新披露階段。從公開數據來看,2013年至今,維康藥業營收保持逐年增長之勢。不過,重要供應商屢上“黑榜”的事實,無疑使維康藥業“掉價”。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尤其是與維康藥業至少合作有七年之久的供應商安徽強正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強正”)更是劣跡斑斑。而對于市場擔憂的公司產品質量問題,維康藥業證券部對記者表示,公司建立了合格供應商管理體系。然而,維康藥業的“自白”會否獲得監管認可尚留有懸念。
重要供應商曾銷售假藥被罰
招股書顯示,維康藥業主營業務為現代中藥及西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銀黃滴丸、益母草軟膠囊、骨刺膠囊等中成藥以及羅紅霉素軟膠囊等西藥。財務數據顯示,2017-2019年,維康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652.88萬元、57765.22萬元、64180.09萬元。
此前維康藥業的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3-2016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505.98萬元、15327.7萬元、20774.24萬元、28209.2萬元。不難看出,近年來維康藥業營收增長迅速。然而重要供應商曾因銷售假藥罪被罰,無形中給維康藥業的亮麗業績減分。
招股書顯示,2019年維康藥業向醫藥工業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合計為4573.39萬元,占當期醫藥工業采購總額的比例為60.35%。醫藥工業采購項下,2019年維康藥業向亳州市華云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亳州華云”)采購額為2413.01萬元,占當期醫藥工業采購總額的比例為31.84%,占當期向醫藥工業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的比例約52.76%。憑借較高占比,亳州華云位列維康藥業2019年醫藥工業采購項下的第一大供應商。在2018年,亳州華云尚為維康藥業的第三大供應商。而亳州華云2017年并不在維康藥業醫藥工業的前五大供應商中。
事實上,在長達397頁的招股書中,維康藥業對自己的供應商的情況著墨不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作為維康藥業最為重要的供應商,亳州華云曾涉生產、銷售假藥罪。2019年6月27日,中國判決文書網披露亳州華云、高峰生產、銷售假藥一審刑事判決書。河北省涉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單位亳州華云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被告人高峰作為該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未嚴格檢驗把關,從不明渠道購進‘蒼術原藥材’并加工后銷售,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確認”。其中河北省涉縣人民法院對亳州華云判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針對亳州華云因銷售假藥罪被罰是否對公司產品造成影響的問題,維康藥業證券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稱,“公司建立了合格供應商管理體系。對物料供應商制定了嚴格的質量評價體系,并根據評價結果建立了合格供應商清單,明確必須從列入合格供應商清單的合格供應商處購入物料,不得購買、使用非合格供應商清單內供應商提供的物料”。
問題供應商改名后再出事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亳州華云外,維康藥業的另一供應商安徽強正的問題也不少。
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安徽強正一直是維康藥業醫藥工業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數據顯示,2017-2019年,維康藥業向安徽強正的采購額分別為2260.52萬元、929.12萬元、554.17萬元,分別占各期醫藥工業采購總額的比例為27.08%、17.09%、7.31%。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安徽強正前身系有諸多黑歷史的安徽紀淞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紀淞堂”)。天眼查顯示,安徽強正成立于2004年,經營范圍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含毒性飲片、凈制、切制、炙制、蒸制)、食品生產及銷售等。2017年7月11日,紀淞堂將公司名稱變更為安徽強正。
其實,安徽強正作為原料提供商,與維康藥業合作已久。維康藥業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安徽強正在2013-2016年一直是維康藥業醫藥工業模式下的供應商,期間的采購額分別為1103.57萬元,1468.18萬元、1705.14萬元、2239.33萬元。據悉,2013-2015年維康藥業向安徽強正采購的原料為中藥飲片。另外,2013-2017年期間,安徽強正一直占據著維康藥業醫藥工業供應商的首位。2018年、2019年安徽強正第一的位置則被其他供應商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3月,安徽省食藥監局曾依法收回了紀淞堂等4家企業的藥品GMP證書,并對違法生產的安徽華寶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和紀淞堂立案查處。“一般情況下,GMP證書收回之后會給時間改正期,在根據食藥監局規定的期限內改正后是可以重新申請GMP證書的。”一位醫藥行業的人士如是說。
而換了新名片后,安徽強正仍是質量問題頻出。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官網查詢發現,2019年10月25日,國家藥監局披露的83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2019年第75號)顯示,標示為安徽黃太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強正等公司生產的16批次補骨脂(鹽補骨脂)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含量測定。稍早前,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披露的2018年第1期藥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2018年12月6日)中,其中一款山藥的產品抽檢結論為不合格,產品不合格項目為浸出物,該產品標示生產單位正是安徽強正。
對于“維康藥業與安徽強正多年合作的基礎、安徽強正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疑問,維康藥業證券部并未進行正面回應,僅表示,“2017-2019年,公司不存在向單個供應商的采購比例超過當期采購總額的50%或嚴重依賴于少數供應商的情況。公司建立以藥品質量風險評價為基礎的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執行‘精益求精、盡善盡美、防微杜漸、力爭上游’的質量方針,以藥品GMP為生產質量管理基礎,將藥品注冊的有關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統地貫徹到藥品生產、控制及產品放行、貯存、發運的全過程中,確保所生產的藥品符合預定用途和注冊要求”。
募資額暴增1.3億遭質疑
相較于前一版的招股書,維康藥業募資額暴增1.3億元的情形,也深陷“圈錢”的質疑聲中。
最新招股書顯示,維康藥業擬募集資金54005萬元,用于醫藥大健康產業園一期項目(中藥飲片及中藥提取、研發中心、倉儲中心)、營銷網絡中心建設以及補充營運資金項目。對比維康藥業2016年的招股書,此次維康藥業的募投項目未變,不過2016年維康藥業的募集資金數額為41005萬元。三年后,維康藥業的“胃口”大增。
最新的募資計劃中,維康藥業將補充營運資金由此前的3000萬元一下子提升到了1.6億元。經計算,維康藥業此次補充營運資金的數額較此前同比翻了4.3倍。
不過,從維康藥業的賬面上看,似乎并不缺錢。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各報告期末,維康藥業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約1.07億元、8322.61萬元及1.61億元。維康藥業的貨幣資金主要由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構成,其中維康藥業2017-2019年的銀行存款分別為10128.86萬元、7530.68萬元、15434.25萬元。
談及募資額中補充營運資金激增的原因、是否合理的問題時,維康藥業證券部在回復北京商報記者采訪函時表示,“隨著公司產能的逐步擴大和業務的不斷增長,為滿足公司不斷擴張對營運資金的需求,改善財務狀況,公司擬利用部分募集資金補充日常經營所需的營運資金。一方面,這將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維持公司快速發展的良好趨勢;另一方面,還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的流動性指標,提高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使公司的財務結構更為穩健”。
(劉鳳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