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息差面臨收窄壓力的情況下,不少銀行加緊負債成本管理工作。近日,農業銀行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存款定價管理的建議》的議案。業內人士稱,目前存款在商業銀行整體負債中占比較高,調整存款定價以及結構,或成為負債成本管理的突破口。
“盡管這是個難題,但各家銀行都在做加強負債端成本管理的準備。”據某股份行人士透露,他所在的銀行近期開展了上半年經營分析會,提出了負債端成本降低難等問題,并將獲取優質資產、降低負債成本等列入下半年重點工作。
該股份行人士表示,銀行等金融機構要實現讓利,貸款利率壓降是必然趨勢,要想把貸款端收益降下來,避免息差壓力過大,就必須引導負債端成本下行,而這就與負債結構有關。
從各家上市銀行披露的一季報來看,大型銀行存款結構更為優化,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活期存款占比均超過50%,而相對來看,股份行、城農商行定期存款的比重更大,有些上市農商行定期存款占比高達63%。
定期存款占比高,往往意味著更高的負債成本。Wind數據顯示,2019年,上市銀行公司活期存款成本率平均值為0.79%,而公司定期存款成本率平均值為2.96%。
天風證券研究所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中小銀行客戶基礎相對較弱,負債端競爭壓力更大,而大型銀行客戶基礎較好,進行負債結構調整的空間更大,比如把定期存款規模壓降一些,主動少發一些大額存單,對存款成本會有一定幫助。
事實上,負債端成本難降與吸儲壓力有關。華北地區某城商行人士稱,銀行要穩住存款規模甚至使其有所增長,主要靠企業的資金。而為了吸引企業的大額資金,往往會采取結構性存款、協議存款等方式,有些還會繞過存款基準利率上限的監管要求,進行高息攬儲。
在這種背景下,一些銀行就面臨存款成本剛性的問題。部分上市銀行提到,負債端產品結構有待優化,高付息產品快速增加,低息存款流失,付息成本明顯攀升。而在結構性存款嚴監管之下,未來銀行負債成本將逐步壓降。
加強負債端定價管理,銀行面向客戶端將會有哪些轉變?華東地區某城商行人士認為,未來銀行可能會多爭取活期結算類存款,壓縮定期高息存款,同時在低利率環境下安排一些主動負債。
有些銀行則通過拓展貸款衍生存款,尋求負債端紅利。“我們銀行自去年加大生豬養殖戶的貸款支持后,伴隨著這個產業的發展紅利,已經在全省生豬養殖戶中培養出4000名左右金融資產上500萬元的私人銀行客戶,進而吸收了大量存款。”某大行地方分行農戶金融部人士表示。( 黃紫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