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股票市場表現,保險資金運用在過去一年交出了成績不錯的答卷。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保險行業全年資金運用收益共計8824.13億元,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為4.94%,較2018年的4.33%提升了0.61個百分點。
近年來,保險資管行業的快速發展令人矚目。此次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會給保險資管業造成怎樣的影響,保險資管機構又傾向于以何種策略加以應對,也因此備受關注。
保險資管前景廣闊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保險業資產總額達20.5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約2.2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截至2019年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突破1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2.9%。
具體來看,在險資運用余額中,銀行存款約2.52萬億元,占比13.6%;債券6.40萬億元,占比34.5%;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4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7.1%,占比13.2%,較年初提升約1.5個百分點。
變動情況最為引人關注的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也是去年險資投資收益率最高的兩類資產。數據顯示,2019年,險資投資證券投資基金規模9423億元,較年初增加8.93%,投資收益率6.08%;投資股票規模14942億元,較年初增長41.37%,投資收益率達9.16%。上述兩類資產的投資收益率均遠遠高于銀行存款的3.68%和債券的4.35%。
記者還從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底,保險資管累計發起設立各類債權、股權投資計劃1339只,合計備案(注冊)規模超過3萬億元;累計注冊保險私募基金23只,合計規模1883.10億元。從最新公布的產品注冊數據來看,2020年1月,19家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注冊債權投資計劃共28只,合計注冊規模508.30億元。而在去年1月,12家保險資管機構共注冊各類保險資管產品18項,合計注冊規模282.70億元。
去年以來,在保險業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保險資管機構隊伍也迎來擴容。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交銀康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家合資保險資管機構在去年相繼獲批開業。今年1月,另一家合資保險資管機構招商信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獲得銀保監會批籌。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居民財富的增長,再加上保險業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毋庸置疑,保險資管業正在展露出巨大的發展機遇。
三方面影響受關注
但是,此次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對快速發展中的保險資管業產生了一定影響。
疫情發生以來,股票、債券及基金資產價格均出現波動。光大永明資產固定收益投資一部高級投資經理詹一明認為,除資產價格出現波動外,保險資管機構的部分投行業務也將受到影響。
據了解,包括以保險資管機構名義發起設立的債權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資產支持計劃等在內的投行業務,是保險資管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保險資金運用中的占比超過40%。
詹一明表示,相比于標準化的債券等投資業務,非標準化的投行業務主要以線下為主,項目盡調以及合同簽訂等環節還是依靠手工操作。疫情發生后,由于交通、會面等受限,部分投行業務受到影響。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組織開展的保險資管業“百人觀點”問卷調查結果則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信用風險增加、市場波動風險增加以及新增保險資金規模收縮,是受訪業內人士最為擔憂的三個方面。
對于目前的A股市場,調查結果顯示,46%的受訪者認為A股全年以寬幅震蕩為主,25%的受訪者則認為市場下跌的風險已經出清,后續逐步回升,全年走牛。
針對如何看待疫情沖擊下的債券市場走勢,43%的受訪保險資管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市場收益率已經充分反映疫情影響,今后市場收益率會震蕩。25%的受訪者認為市場收益率全年會前低后高,下半年市場收益率會走高。
通過股性產品增加彈性、波段交易成為受訪者最為集中的固定收益投資策略,分別有30%和29%的受訪者選擇以上兩種固收投資策略。而延長久期、增加杠桿是受訪業內人士第二層次的固定收益策略選擇,較少受訪者選擇下沉信用資質。
權益類資產被看好
調查結果顯示,未來一個季度,權益類資產成為多數受訪者看好的資產類別,其中29%的受訪者看好A股,19%的受訪者看好港股。在固定收益類資產方面,12%的受訪者看好利率債,10%的受訪者選擇高等級信用債,7%的受訪者青睞城投債品種。
去年以來,監管層頻繁釋放放松險資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上限的政策信號。在假設監管政策允許部分機構適當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類別的情形下,34%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4個至6個百分點,23%的受訪者選擇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2個到4個百分點,選擇增加2個百分點以下的受訪者占比為26%。
應對疫情影響,保險資管在投資配置和金融產品創新方面也并非無機可尋。業內人士表示,在IFRS9新會計準則轉換下,保險資管機構可以堅持高分紅、高股息標的配置。還有觀點認為,疫情對商場和寫字樓等物業資產的租金水平與出租造成負面影響,但疫情沖擊帶來的影響不會超過一年,如果物業資產價格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下跌,將會形成非常優秀的中長期買點。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表示:“從未來的影響看,疫情會促使社會公眾的生活態度、生活理念、行為模式等發生改變。這些改變會推動線上社交、遠程辦公、網絡銷售和購物、心理疏導、綠色生活等新領域增長,社會公眾將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和生活安全。這些新變化同時又帶來新的消費用品、新的消費模式、新的社交模式、新的工作模式、新的科學技術的快速創新發展。未來幾年,凡是涉及到社會公眾生活質量的醫養健、文娛、體育、教育、旅游、理財、綠色生活等都應成為保險資金關注的重點領域,應該具有很多新的投資機會。”( 錢林浩)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