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縣位于甘肅南部,人口僅50萬人,然而全縣以中藥材為主在天貓、拼多多、淘寶、1688、微店等就有1000多家,電子商務銷售總額達2.5億元,網購金額2億元。岷縣入圍阿里巴巴貧困縣農產品電商前15強,2019年電子商務網絡指數全省排名第二。
岷縣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金字招牌——當歸。地處青藏高原、隴中黃土高原、隴南山地三大地理區交匯點的岷縣,素有“千年藥鄉”之稱,也被譽為“中國當歸之鄉”,是當歸、黃芪、紅芪、黨參等238種道地藥材的主產區。其中“岷歸”是最早進入國家原產地保護產品名錄的道地藥材之一。
6月中旬,記者在岷縣中國當歸城看到,占地400畝的當歸交易市場車水馬龍,周邊縣市趕早送藥的農戶、藥市客商、流動商販絡繹不絕,人們圍著一車車當歸與黃芪、黨參等中藥材談價格、稱重量。據了解,2020年市場中藥材交易量達到30萬噸,交易額85億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當歸專業交易市場。
大力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種植
6月18日,在中共岷縣縣委、縣政府舉行的中醫藥產業發展推介會上,岷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劉定順介紹,岷縣一直著力推進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目前岷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0萬畝以上,其中當歸30萬畝,主產區中藥材收入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0%以上。
岷縣鼓勵制藥企業按照“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進行標準化中藥材種植,中藥材標準化綠色種植面積達到80%以上,大大維護和提升了中藥材綠色、道地品牌。
作為隴藥制藥骨干企業的岷海制藥,目前已在岷縣發展當歸種植基地約3萬畝,在新疆哈巴河縣發展黃芪等中藥材種植約2萬畝;同時,公司已在貴州設立子公司,計劃一期投資5000萬元發展林麝、梅花鹿等養殖業,岷海制藥董事長兼CEO張峰表示:“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藥品的質量,造出真正高質量的‘老百姓吃的藥’。”
同時,岷海制藥布局國內其他區域,2017年投資5000萬元在江蘇泰州“中國醫藥城”設立江蘇泰海制藥公司;2019年在北京設立醫療健康產業集團,積極發展連鎖中醫館,目前公司已北京、甘肅、安徽、青海等省市加速推進中醫館建設,互聯網診療牌照也在同步申請中。
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大健康管理專家”連鎖品牌
質量高、療效好的產品矩陣,是藥企的生命線和核心競爭力。記者在岷海制藥生產車間了解到,岷海制藥主打“蒲地藍消炎片”和“杜仲壯骨膠囊”兩大拳頭產品,其中,蒲地藍消炎片連續十多年穩居銷量榜首,被列入隴藥大品種大品牌目錄,年產銷超過5000萬元。
張峰透露,為適應未來新業務發展,公司正在進行重組,重組后的岷海醫藥科技公司,涵蓋甘肅岷海制藥、江蘇泰海制藥、北京岷海醫療健康產業集團、貴州岷海生物科技公司等相關業務,構建一個集道地藥材種植養殖、中藥飲片加工、藥品研發生產銷售、互聯網連鎖中醫診所為一體的產業閉環,從而為隴藥和中醫藥產業探索出一種新模式。
張峰表示,公司下一步將利用中醫“治未病”優勢,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出一個全國知名的“大健康管理專家”連鎖醫療品牌。
中藥產業經營模式轉型升級
近年來,岷歸為主的道地中藥材產業已經成為岷縣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性主導產業。目前,全縣從事中藥材加工販運的農民人數達5.6萬人,扶貧帶農增收人數16.17萬人,中藥材產業在助推全縣脫貧攻堅中起到顯著支撐作用。
當地一位市民自豪地對記者:“我們縣在附近定西市、天水市的幾個縣中,經濟發展是比較好的,農民收入也比較高,關鍵就是我們有‘岷歸’。”
據岷縣衛健委負責人介紹,岷縣正在發揮“中國當歸之鄉”的產業優勢資源,打造“醫、食、養、護、文、體、游”要素為一體的的養生養老休閑基地,研究中醫藥特色的保健食品,并延長中醫藥醫康養融合產業鏈條。
為增強中藥材產業對貧困戶增收的帶動作用,岷縣縣委縣政府從財政、扶貧、金融、社會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在產區新建扶貧車間,從事當歸、黃芪等中藥配方及膳食飲片的生產加工,強力推進傳統加工車間轉型升級入駐醫藥產業園區,構建“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合作社+農戶”產業體系。同時依托電子商務平臺,搭建現代大型中藥智慧交易平臺,推動岷縣中藥產業經營模式轉型升級。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姬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