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即到2026年,長沙預期GDP要達到2萬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要達到6千億元。面對強省會戰略中的這個時代考題,長沙工業將如何作答?
2月7日,長沙發布《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 推進產業發展“千百十”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通過圍繞長沙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培育一批百億級企業、推進一批十億級項目,全面促進產業發展。
《方案》指出,要堅持“一業一策、一項一策、一企一策”,通過集中優勢資源,分類推進培育等方式,到2026年,在全市打造15個左右千億級產業,培育50個以上百億級企業,實施180個左右十億級項目。
現狀 直面挑戰,搶抓機遇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猶在,百年變局正加速演進。
放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正在加速,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成為常態,制造業被推至引領發展的重要位置;縱觀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成為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因素;聚焦長沙,制造業轉型升級壓力較大,產業結構有待豐富,新興產業方興未艾……盡管如此,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發展具有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沒有變。
對于長沙而言,中央、省、市對長沙制造業的政策扶持,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省委提出的強省會戰略,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的“制造強市戰略”,為長沙產業發展提供了重大發展契機。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長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趕超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孕育,把各地區產業競爭拉回了同一起跑線。值得一提的是,長沙已在智能網聯汽車、先進計算等先進制造業領域搶先布局、持續發力,進一步奠定了相關產業的堅實根基。
產業集群方面,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正在努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產業集群,已在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初賽中勝出,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繼續沖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初賽,“1+2+N”產業體系正在逐步形成。企業培育方面,長沙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再次走在全國前列。據統計,長沙2021年新認定國家“小巨人”企業數排名全國省會城市第二,累計總數排名全國第三。
亮點 分類推進,分級培育
與以往的政策文件不同,《方案》通篇五千余字,精準聚焦“產業、企業、項目”三個方面。“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產業、企業、項目是三個關鍵著力點。”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肖逸說。
對于產業發展,《方案》提出實施“四大行動”,即分級將工程機械、文化創意產業打造成五千億級產業,將電子信息、新材料、旅游產業打造成三千億級產業,將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汽車、生物醫藥等打造成兩千億級產業,將先進計算、航空(大飛機)配套、節能環保、新興高端裝備、裝配式建筑等打造成千億級產業。
對于企業培育,《方案》提出實施“四個一批”,即梯次扶持壯大一批、項目轉化生成一批、兼并重組打造一批、總部經濟培育一批,分級培育千億級、三百億級、百億級企業。
2007年,寧鄉高新區將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園區,并成立了邦普鎳鈷技術有限公司,拉開長沙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序幕。“一家龍頭企業的入駐,有時會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作為當時負責招商的工作人員,寧鄉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穎說。
如今,寧鄉高新區是湖南省、長沙市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的牽頭園區,也是全國首個電池產業集群示范區,集聚了全球儲能產業領軍企業比亞迪、巴斯夫杉杉、邦普循環等,全產業鏈建設國內領先。
對于項目建設,《方案》提出聚焦“四個路徑”,即通過招商引資新生項目、龍頭配套吸引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技術改造催生項目,分級推進百億級、五十億級、十億級項目。
長沙大力推進的重大項目,究竟有何魅力?
長遠鋰科電池正極材料擴產項目主要生產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三元正極材料,對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當前,項目一期的4條萬噸級產線已經投產,項目二期的4條萬噸產線將于今年年底全面竣工。按照當下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價格,8條產線全部點亮后,這個計劃投資70億元的項目,年產值可超200億元。
實踐 做優存量,做大增量
“十四五”期間,長沙制造業企業怎么干?
“推進‘1+2+N’產業體系成型,引導企業做大做強,推動重大項目達產達效,將是‘十四五’期間,長沙工業發展的重點。”肖逸表示,通過做優存量、做大增量,推動制造業量質齊升,實現高質量發展。
做優存量,即加快傳統企業“兩上三化”步伐,推動制造業企業的生產過程和產品同步邁向高端。
“過去,每條生產線必須配備五六名工人,現在1名工人可同時兼顧兩條生產線。” 金龍電纜事業部負責人曾憲軍告訴記者,去年,金龍電纜智能制造車間正式投產,不僅進一步解放了人工,生產效率最多還提升了5倍。
如何推動企業智能化升級?深耕該領域二十余年的長沙凱士達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弟洪道出了“秘訣”:產品設計研發、企業經營管理、生產制造是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的三個關鍵環節。“只有打通三個環節主數據流通的通道,全方位升級改造,傳統制造企業的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之路才能發揮‘1+1+1>3’的‘核聚變’效果。”
做大增量,即瞄準“三類500強”、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利用世界計算大會、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互聯網岳麓峰會等合作平臺,進行有的放矢地靶向招商。“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通過打造產業集群,培優產業發展土壤。”肖逸說。
近年來,長沙提出大力發展產業集群,相較僅注重產業上下游供求關系的鏈條式發展而言,集群式發展更講求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價值鏈等的融合共生,從而形成良好的發展生態,進而形成“放水養魚,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
如果說,正月初七,新春開工第一天,長沙發布《方案》是積極求進態度的體現;那么將發展目標更加聚焦到產業、企業、項目上,則是長沙面對時代考題給出的答題思路。可以預見,新的一年長沙產業將如虎添“億”。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