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危機導致的能源漲價,激化了歐洲能源體系固有的脆弱性。為了加速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歐洲的權宜之計能否奏效?
歐洲能源高度依賴進口,綠色轉型乃大勢所趨
歐洲能源體系自給率極低、高度依賴進口,近年向綠色能源轉型。歐洲一次能源消費量極大,不過天然氣、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產量較低,對外依賴度極高。歐洲能源進口中,大約4成天然氣、3成原油、5成煤炭均來自俄羅斯供應。為了降低能源對外依存度及推進碳減排,歐洲加快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供電占比快速升至40%。作為碳中和路徑下的過渡能源,天然氣發電量占比也有所抬升。
地緣沖突加劇導致的能源價格上漲,激化了歐洲能源體系固有的脆弱性。由于能源轉型“激進”及綠色能源波動較大,歐洲能源體系變得更加脆弱,對俄羅斯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依賴度反而繼續上升。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歐等多個經濟體陸續加碼對俄制裁,使得俄烏局勢加劇惡化。地緣沖突加劇下能源供給受限,使得歐洲能源漲價壓力加劇凸顯,進一步激化了歐洲能源體系固有的脆弱性。
脆弱的能源體系,對歐洲經濟的制約在加大
近期能源價格的飆漲,導致歐洲部分上游企業生產成本大幅抬升,嚴重侵蝕利潤、打壓生產景氣。包括電解鋁、精煉鋅、化肥在內的部分上游行業,能源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比重很高。對于這些行業而言,能源價格飆漲的背景下,相關企業只能被迫減產、甚至停產。例如,美國鋁業在西班牙的公司直接停產,關閉22.8萬噸產能;德國鋁業巨頭Trimet也宣布,因電價過快上漲計畫減產30%。
能源漲價對歐洲居民部門造成的沖擊更大,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深受其苦。相比企業部門,歐洲居民部門受到的能源漲價沖擊明顯更大。以德國為例,家用天然氣價格,相當于工業天然氣價格的3倍左右。同時,歐洲居民電價也大幅高出工業用電價格等。并且,相比美國等,歐洲居民能源消費占個人消費支出比重已經升破10%、明顯偏高。尤其是對于部分低收入居民而言,更是深受能源漲價之苦。
歐洲能源轉型背景下,需警惕通脹演變為長期風險
為了加速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歐洲推出短期、中期權宜之計,但難解年內能源之殤。歐盟宣布將于2022年把自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減少2/3,并將在2030年前徹底結束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作為權宜之計,歐洲短期加大儲氣建設,中期重啟核電建設。但年內來看,重啟核電等立法前景尚不明朗,儲氣建設需耗費大量投資、存在落地阻力,LNG進口則面臨強力競爭,能源之殤或仍將持續。
對于政策當局而言,歐洲能源轉型下的通脹風險,很可能演變為長期問題。傳統能源產能萎縮與綠色能源高波動交織影響下,能源價格高企,可能演變為能源轉型過渡期的新常態。對于歐央行等政策當局而言,能源轉型對長期通脹的預測帶來了顯著的上行風險,僅僅“看穿”還不夠、必須積極作為。正因為此,歐央行3月大幅上調通脹預測,并宣布將提前結束資產購買計畫,態度明顯轉“鷹”。
風險提示:俄烏戰爭影響、持續時長超預期;全球新冠病毒變異超預期;主要產油國再次發起價格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