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豐縣下塘鎮多點發力,促進鄉村振興,做大做強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共同富裕。政府聚焦補齊短板,分類推進,精準施策,大力推動農民增收,2021年全鎮農民收入增幅11.3%。
招才引智鄉村注入新活力
一根小菌棒,種下大希望。下塘鎮陶新村鄉路邊香菇大棚內,清香撲鼻。一個個菌棒上的蘑菇胖乎乎地招人喜歡。2020年下半年,在外做冷鏈生意的葉琦回到家鄉創業,承包土地30畝,蓋大棚,種香菇。香菇品種來自安徽省農科院,市場銷路好。“單價5元一斤,日產香菇2000斤,銷售額400萬,拋去成本和固定投資,凈收入100來萬。”算起這些賬,葉琦的臉上充滿著成就感。依托下塘大本營,他又陸續到黃山和阜陽建基地,形成皖南、皖中、皖北網絡覆蓋。
致富不忘鄉親,葉琦回來創業的目的,就是為了帶領老鄉共同富裕。一期項目已帶動32人就業,其中幫助5人實現脫貧,32人實現就近就業,平均每人增收3萬元。下一步,葉琦通過政策支持、聯農帶動、產業融合,將冷鏈設備制造、安裝與農業項目結合起來,推進企業向更寬領域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領跑者,強村富農。
像這樣致力農村產業的年輕人在下塘不止一個,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下塘鎮萬崗社區萬鑫彪最近很開心,3月初,他家俊倩家庭農場種植的草莓在長豐草莓文化旅游節脫穎而出,喜獲“賽馬獎”金獎。作為一個“90后”,他想法大膽,富有開拓精神,種植草莓主要使用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采用超高壟種植模式,實行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有了科技和數字農業技術的加持,草莓生長更加喜人。與此同時,開發專業的電子商務平臺,構建020一體化的營銷模式,生產銷售兩翼齊飛。
種好梧桐樹,迎來金鳳凰。下塘重視鄉村振興,不僅溫暖回鄉年輕人,也吸引更多的想在廣袤農村打下一片天的外地人。李家國之前做水產生意,聽說下塘農業產業環境好,去年在上楊村承包450畝池塘養鱸魚。一年未到,營業額逾千萬,除去成本,收入頗豐。他打算擴大規模,培育種苗,對產業迭代升級。
多措并舉農民增收結碩果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下塘鎮積極深入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高度重視農民增收。不僅制定2021年農民增收計劃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推廣“韓崗經驗”,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開發附加值大的特色產業,鼓勵下塘鎮蔬菜、草莓、瓜蔞、食用菌等產業發展,培養“一村一品”,扶持示范家庭農場及合作社發展,推動農業生產集約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同時,應用綠色生產方式,推行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推動“村居+農業園”合作經營模式,入股分紅,帶動農戶產業園務工等,實現村集體及農戶利益共享。
農民增收,離不開品牌賦能。做好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離不開堅持扶持農業經營主體,截至目前,下塘鎮213家經營主體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合作社4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合作社12家,縣級示范家庭農場、合作社11家。農產品品牌包括稻蝦米、草莓、瓜蔞、燒餅等,其中優質稻蝦米品牌14個,獲得長豐草莓“十大子品牌”家;擁有櫟霖瓜蔞籽及皖的瓜蔞籽2個品牌;下塘燒餅獲得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促農增收,經濟收入呈現新希望。目前,下塘鎮21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平均收入超50萬元,其中200萬元以上強村1個,完成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1304萬元。打造2個省級優質專用小麥萬畝示范片、2個省級5000畝優質水稻生產示范片,大宗農業自主經營性收入550萬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