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下,傳統“避險資產”日元不漲反跌,是“避險屬性”的消失還是其他因素驅動?后續日元匯率又將何去何從?
一問:日元緣何能“避險”?風險爆發時,套息交易平倉、海外資金回流
歷史上看,日元有著較強的避險屬性,當風險事件發生時,資金往往會由高風險資產向日本回流。回流主要以兩種形式實現:1.國際投資者在多數時段通過套息交易拆入日元,換匯后購入高息資產;當危機發生時,該交易會發生逆轉。2.風險爆發時,日本企業與居民會將資金由海外風險資產向國內安全資產轉移。兩種回流均會帶來離岸市場日元需求的上升,推升日元匯率。
日元回流機制依賴于兩大前提:一是日本長期存在大量、低息、穩定的資金,可以提供給套息交易;二是日本持有大量高流動性海外凈資產。前者來看,日元日均成交量僅次于美元與歐元;日本無擔保拆借利率長期在0%附近波動;日元是近5年主要外匯中兌美元波動率最低的貨幣。后者而言,日本有5.1萬億美元證券投資債權,其中57%為權益、現金等高流動性形式。
二問:俄烏沖突下,日元“避險屬性”消失了嗎?并未消失,但有所減弱
近期,俄烏沖突下,日元“避險”表現弱于歷史規律。本輪沖突中,避險資產表現分化。2月9日至3月7日,美元指數和黃金分別上漲3.9%和8.4%,日元兌美元和日元指數分別上漲0.2%和1.9%,日元仍表現出了一定“避險能力”。然而,1990年以來的17次VIX快速上升期,日元兌美元在14次中均有升值,本輪日元匯率僅走平,“避險”表現弱于歷史規律。
導致本輪日元“避險屬性”弱化的原因有:1.利差收窄,日元套息貨幣定位受沖擊;2.美聯儲加息,日元匯率波動加劇;3.沖突本身對日本也有沖擊。2020年3月以來,美日利差大幅收窄。失去低息優勢后,套息交易不再依賴日元。2012-15年也曾出現類似情形,彼時,VIX與日元相關性走弱。美聯儲加息與沖突本身對日元“波動”的影響也弱化了日元的“避險屬性”。
三問:本輪日元匯率何去何從?貨幣週期分化下,日元或將維持相對弱勢
日元的避險屬性依然在,但國別利差對匯率的壓制未來一段時間或仍然存在。當下,支撐日元避險屬性的核心邏輯未被打破,但2020年3月以來的全球大放水,使日元作為套息貨幣的定位受到干擾。年初以來,歐美主要國家與日本的利差走闊,國別利差壓制下,日元兌美元貶值6.1%。此前,國別利差長期處于低位,本輪中利差對匯率的壓制未來一段時間或仍存在。
經濟持續低迷、通脹短期無虞,日本央行仍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而歐美主要央行加速政策正常化,貨幣週期錯位下,日元匯率容易保持相對弱勢。2021年四季度日本經濟低迷,消費和設備投資增速分別回落0.01%和1.87%。對此,黑田東彥表示“弱勢日元對經濟有利,將繼續實施刺激政策”。歷史上,美日貨幣週期7次錯位中,有5次日元匯率表現相對弱勢。
風險提示: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超預期、日本通脹超預期、全球需求和供應鏈中斷恢復不及預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