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初興起的朝陽行業,實現對生命系統的改造乃至創造,一級市場融資火熱。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是指采用工程化設計理念,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裝置和系統,以及重新設計已有的天然生物系統來實現特定的功能。
在目前階段,其落地的主要場景是改造微生物來生產具有高附加值、通過傳統方法化學生產成本較高、碳排放較大或難以大量獲得的產品。自本世紀初興起以來,合成生物學行業經歷了快速發展,根據CB Insights資料,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53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189億美元,複合增長率(CAGR)為28.8%。
一級市場融資同樣火熱,根據Synbiobeta資料,2021年合成生物學領域獲得融資總和約180億美元,資本和市場的目光正在向合成生物學領域聚集。
應用場景豐富、碳中和背景下潛力巨大,基礎研究、技術進步及政策支持助推行業快速發展。總結近年來合成生物學行業快速發展的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成生物學應用場景豐富,包括醫藥、化工、消費、農業及能源等,麥肯錫公司預計未來全球物質投入中的60%和全球疾病總負擔的45%最終可能通過合成生物學方式解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基于合成生物學的生物製造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2)合成生物學近年來基礎研究不斷發展突破,帶動行業加速發展;
3)DNA合成、組裝及基因編輯技術進步帶來通量和成本大幅改善;
4)“設計—構建—測試—學習”迴圈的提出與工程化平臺的涌現壓縮了設計及改造生物的週期及成本;
5)世界各國不斷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援,使得合成生物學產業加速發展。
如何破題行業兩大痛點:選品與規模化生產。利用合成生物學生產產品主要包括選品、微生物構建和量產三個環節,各環節均存在相應需要關注的問題及壁壘,其中微生物構建環節通常可由高校完成或進行合作,部分企業搭建的工程化平臺也降低了菌株構建及篩選的難度,而選品和規模化生產環節的壁壘更加值得關注。但目前行業也已出現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來解決或緩解上述難點,我們認為技術突破往往呈螺旋式上升,對行業未來發展應保持樂觀。
他山之石:國外合成生物學產業起步較早,目前在各個環節均有對應上市公司。從海外公司發展經驗來看,選品及規模化生產對以產品為核心的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上游DNA合成公司及中游平臺型公司商業模式與產品型公司有所不同,未來也將持續受益于行業發展,代表性公司包括Amyris、 Ginkgo及Twist Bioscience等。?
投資建議:關注選品合理、具有規模生產能力的產品型公司及行業中上游。在合成生物學產業鏈中,上游主要為提供DNA合成、基因編輯等底層技術的公司;中游是以菌株改造及自動化平臺為核心的平臺型公司,通過整合相應技術提供高效且可複用的技術平臺;下游為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生產各領域所需產品的產品型公司。
風險提示:合成生物學行業競爭加劇;底層技術發展速度不及預期;合成生物學藥物臨床進度不及預期;生物製造產品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原料成本上升風險;企業業績不及預期;政策風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