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醫療信息化板塊全線爆發。萬達信息(300168.SZ)一度大漲近15%,收盤仍漲10%,此外,山大地緯(688579.SH)漲8.16%,榮科科技(300290.SZ)、易聯眾(300096.SZ)、思創醫惠(300078.SZ)等亦相繼跟漲。
不僅如此,自10月初以來的兩個月內,該板塊就持續異動,不少個股反彈幅度可觀,其中萬達信息累計反彈就接近4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交易的邏輯角度分析,醫療信息化股價的大漲,可謂踏上市場的兩大風口,信創和醫療。
信創方面,在當前的地緣政治格局下,國產替代已成為行業共識,信創行業有望上演和半導體賽道同樣的故事,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信創板塊在計算機行業所有上市公司中擁有最高的收入增速中位數。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各行業信創招標即將進入需求釋放期。有機構保守估計,中國信創產業市場規模在2026年或將突破2萬億,2021-2026年年復合增長率為39.19%。
醫療板塊更不消說,伴隨著疫情防控二十條發布,政策的方向已變,投資者預期“后疫情時代”到來,廣州塔已經明說了,“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在此背景下,居家自測的抗原、以及各種藥物的需求也將明顯抬升,同時,互聯網醫療,包括各種信息化建設的需求也迫在眉睫。
政策方面也不斷發力,11月份,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規劃中多次強調要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服務體系,完成多維度的信息化建設,“大數據”、“智能化”也是聚焦點。
國盛證券表示,《規劃》出臺,分級診療體系、互聯網醫院、健康數據等建設目標將推動醫療信息化產業持續發展,隨著AI、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的應用,醫療IT企業將迎來發展機遇。據《2020醫療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規模達1049億元。受政策和技術驅動,未來2-3年院端信息化建設需求將持續釋放,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到2025年,國內醫療信息化規模1923.72億。
雖然行業發展前景不錯,但目前業績一言難盡。根據wind數據統計,醫療信息化15家公司共錄得營收220.78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僅為6.66億元,利潤相當微薄。
縱向對比來看,僅不到50%的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實現增長,其中龍頭公司東華軟件、衛寧健康等營收增幅僅為個位數。利潤更是不忍直視,2/3的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中,思創醫惠、萬達信息凈利潤同比下滑分別為91.61%、970.82%。
背后原因或在于,醫療信息化本質上是政策驅動的行業,由于疫情等因素,今年或為醫療IT行業訂單陷入低谷,相關公司業績下滑較為明顯。
而且,國內能提供醫療信息化產品的廠商超過600家,行業競爭格局分散,CR5不到40%(部分細分賽道更低),此外,醫療信息化行業項目仍以傳統的項目制為主,競爭白熱化導致企業為了拿到項目,會主動壓縮利潤空間,所以行業上市公司凈利承壓也不算太意外。
總的來說,從行業趨勢上,醫療信息化是醫療發展的必然趨勢,華西證券表示,在外部因素逐步平穩之后,預計在政策促進+今年訂單低基數影響之下,訂單拐點有望加速到來。目前行業迎來政策資金技術的多維共振,加上前些年盛傳的云計算概念,目前在醫療領域滲透率仍然較低,未來能擦出怎樣的火花,值得投資者關注。
作者|飛魚
編輯|lel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