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市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上海市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這亦是年內上海碳達峰實施方案發布以來的再一次補充,且對細分領域碳達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工業領域提出實施產業結構升級,推動重點行業降碳,加快工藝技術創新,促進供用能系統降碳,深化資源綜合利用,推行綠色制造體系,實施數字賦能降碳,強化重大科技攻關,深耕減碳能力建設。
《方案》明確,到2025年,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實施節能降碳“百一”行動,力爭平均年節約1%;每年實施企業結構調整500家;到2030年,鋼鐵行業噸鋼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15%;石化化工行業碳排放總量不增加,能耗強度持續下降;確保2030年前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則提出要推動結構降碳、節能降碳、管理降碳、算力降碳、協同降碳。
總體目標為“十四五”期間,新建數據中心PUE不高于1.3,既有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長三角樞紐結點的大型數據中心PUE降低1.25以下。完成對不少于5000個機架的數據中心退舊上新或騰換;試點打造近零碳數據中心。“十五五”期間,新建數據中心PUE力爭1.25以下,既有數據中心實施改造后,力爭PUE不高于1.4。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不僅是中國重要的經濟、金融、科技中心,工業實力也是杠杠的。尤其是上半年上海遭遇疫情嚴峻沖擊背景下,依舊沒有長時間影響上海經濟反彈。
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794.14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7.3%。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883.71億元,增長4.6%。
伴隨經濟高速發展,上海近年的碳排放強度亦得到嚴格管控,呈現逐漸下降趨勢。據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介紹,上海2021年的萬元GDP碳排放量下降到約0.5噸,不到2010年的一半,過去十余年來,這一碳排放強度指標的降幅超過了50%。
放眼全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已然成為共識。除上海外,全國多地碳達峰實施方案均將工業領域作為減碳重點,譬如貴州、安徽等省份均出臺本省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主要針對冶金、建材、化工等細分領域。
銀河證券指出,工業領域碳減排多個細分領域均有千億以上的市場空間,建議圍繞清潔可再生能源、重點行業、環節的節能減排技術、材料、工藝、裝備以及循環經濟這三大方向挖掘工業領域碳減排帶來的投資機會。個股建議關注:華宏科技、天奇股份、旺能環境、高能環境、北清環能、英科再生、藍曉科技、浙富控股、西子潔能等。
作者|虹小豆
編輯|lel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