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1月以來,低迷了長達半年多的銀行股持續升溫,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期間,在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齊齊上揚,招商銀行(600036.SH)、平安銀行(000001.SZ)累計漲幅均達到4成以上,寧波銀行(002142.SZ)漲幅超37%,郵儲銀行(601658.SH)、興業銀行(601166.SH)等多只個股的漲幅均超過20%。
在港股市場,內銀股亦同步上行。2022年11月至今,板塊指數累計漲幅近27%,招商銀行(03968.HK)已累計反彈近78%,渤海銀行(09668.HK)累漲近60%,郵儲銀行(01658.HK)累漲逾42%,反彈幅度較大的還有工商銀行(01398.HK)、農業銀行(01288.HK)、交通銀行(03328.HK)等均累計漲幅超20%。
(資料圖)
01政策紅利來襲,助力銀行股信心恢復
追根究底,銀行股本輪上漲利好因素較多,一方面近期房地產融資政策暖風頻吹,與房地產關聯性較高的銀行股明顯受益;另一方面,前期銀行板塊跌幅太大,市場環境回暖對銀行股起到明顯的提振影響,估值修復預期較強。
具體而言,自去年11月份以來,監管部門針對房地產出臺了“第二支箭”、“十六條”、“第三支箭”等一攬子利好融資政策,在需求端部分省市還出臺了放松限購、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
對此,市場分析指出,隨著地產政策迎來新一輪放松,一定程度上托起了和地產股和銀行股的走勢。
與此同時,“疫后復蘇”成為今年銀行發展關鍵詞。
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需求端的修復,不僅要看地產政策,還要看經濟政策,背后是購房者對未來收入的預期。
中泰證券認為,疫后經濟復蘇景氣回升將拉動信貸轉暖,預計2023年新增貸款規模維持在22萬億-23萬億,增速10.3%-10.8%。
另外,從估值來看,即便銀行股經歷了這一輪上漲行情,上市銀行估值仍偏低。在筆者統計的總市值排名靠前的八大家內銀股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七家銀行市凈率均低于1倍;超6家銀行的市盈率(TTM)低于4倍,招商銀行市盈率(TTM)最高,也僅7.85倍。
在A股上市的42家銀行也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同花順數據顯示,市凈率低于1倍的達到38家,占比超過九成。寧波銀行(002142.SZ)、招商銀行(600036.SH)、成都銀行(601838.SH)的市凈率均大于1倍;民生銀行(600016.SH)市凈率最低,僅為0.3倍。
02銀行股2023年穩了?
展望后市,機構普遍持積極樂觀態度,認為當前銀行股估值仍處于歷史的低位,2023年有望走出經濟復蘇下的修復行情。
關于投資主線,機構建議關注兩方面,一是受益于地方經濟發展的優質城農商行;二是前期受房地產影響較大但基本面較為優秀的股份行。
招商證券最新研報指出,防疫政策持續優化調整,國內消費或將逐步復蘇;房地產融資政策三箭齊發,需求政策亦明顯放松,地產銷售或將小幅好轉。銀行板塊行情主要取決于市場對經濟的預期,經濟小幅復蘇將驅動板塊估值修復。當前,銀行板塊PB估值及機構持倉比例均處于歷史低位,估值修復空間大。
業績層面,中金公司預計2023年上市銀行營收利潤呈現溫和復蘇態勢,股票估值則呈現較大彈性,預計市場先后演繹“報表修復”和“盈利提升”的主邏輯,較前幾季度將有明顯回升。
對于后續銀行股走勢,前海開源基金直言,近期銀行板塊的良好“逆轉”表現說明市場行情的開始回暖。新年伊始,春季的攻勢行情已正式的啟動,是逢低布局的機會。
國泰君安證券也認為,銀行板塊當前處于政策底、估值底和業績底的“三重底”,在此共振下,將催化銀行股行情,全面看多銀行板塊2023年的投資機會。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復蘇、地產政策優化,銀行經營環境向好,2023年銀行板塊估值修復空間大,而作為頭部銀行扎堆上市的港股市場,勢必會引發機構和投資者更多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銀行股代表,建設銀行(00939.HK)、農業銀行(01288.HK)、招商銀行(03968.HK)、中國銀行(03988.HK)等曾多次入選“港股100強”評選活動。
據悉,“港股100強”評選活動始于2012年,由騰訊網和財華社共同發起。活動每年通過準確的數據及一系列科學化的評價標準進行計算,評選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中發展良好及擁有投資價值的上市企業,發布榜單及頒發獎項,促進香港資本市場的健康繁榮發展。
2023年2月24日,新一屆“港股100強”活動即將開啟。屆時,又有哪些銀行股能順利擠進新一屆的“港股100強”,我們將持續關注!
作者|瓶子
編輯|lel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