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巨大需求推動了在美股上市的中國互聯網車企股價的大幅飆升。隨著中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紛紛涌入零售空間,電動汽車公司正在成為中國大型購物中心的重要新租戶。
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巨大需求推動了在美股上市的中國互聯網車企股價的大幅飆升。2021年美股開盤首日,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家公司收盤股價分別大漲10%、13%和3%。當天特斯拉股價上漲超過3%,估值升至6800億美元,再創新高。
隨著中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紛紛涌入零售空間,電動汽車公司正在成為中國大型購物中心的重要新租戶。
線下體驗仍是重要渠道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蔚來汽車有望今年在中國20個城市開設400家門店,這一計劃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截至2020年年底,蔚來汽車在中國已經擁有超過200家門店。截至發稿,蔚來汽車尚未對開店計劃做出官方回應。
“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信心正在增強,一些品牌簽署了更長期的租約。”仲量聯行方面表示。仲量聯行還稱,這些電動汽車公司在每平米店面上支付的租賃出價可以達到服裝公司的兩倍,這是因為汽車企業的預算龐大,這推動了地面層黃金店面的需求高漲。
貝恩公司合伙人曾偉民表示:“汽車實體店還是有吸引力的,因為人們最終仍然希望能夠實地看一下汽車,并能觸摸到,從而做出購買決策。”不過他認為,電動車可能改變傳統汽車的服務模式。“現在人們可能不需要全面的4S經銷商,因為電動車對服務的需求相對較少。”他說道。
1月4日傍晚,第一財經記者在上海某特斯拉門店采訪時看到,新款SUV車型Model Y已經陳列在展廳內,聚集了數十位顧客駐足圍觀。店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前來門店預約試駕和購車的顧客基本都是沖著Model Y而來的。
目前Model Y交付期已經排至今年下半年。一位剛剛訂購了特斯拉Model 3的消費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之所以選擇Model 3,是因為Model Y可能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而且上海未來的新能源牌照政策可能有變數,所以就趕緊訂了。”
第一財經記者隨后又來到上海某家蔚來汽車門店,店內展示了與特斯拉Model Y車型直接競爭的ES6和EC6兩款SUV車型,但火爆程度顯然不及特斯拉門店。蔚來汽車銷售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據現在上海的政策,新能源綠牌送到2月28日,之后的政策還有待明確。”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上海取消新能源汽車牌照免費發放的可能性不大。2020年11月,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曾表示,根據國家到2022年底對新能源汽車總體支持的政策要求,上海到2022年底將繼續給予新能源汽車免費專用牌照。
“一些銷售人員可能會以新能源汽車牌照發放政策的變數作為理由,說服消費者購買電動車。”一位市場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過他同時指出,政策可能會收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專用牌照的發放。
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能源牌照每年都會有一次重新審核評估,但是大的趨勢仍然是支持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鄭赟認為,今年電動車的銷售很可能保持強勁。
汽車咨詢公司Automobility創始人、CEO羅威(Bill Russ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政策達到預期結果時,它們就會發生變化。目前電動車零售商還在為爭奪消費者打價格戰,這會幫助它們實現收入的持續增長。”
未來幾年電動車銷售有望翻番
特斯拉2020年全年總共交付了499550輛電動車,最后三個月內交付了超過18萬輛。券商韋德布什(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將特斯拉第四季度的強勁表現歸功于中國。艾夫斯在周末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仍然是一個全新的機會,此前我們認為價格壓制了中國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但隨著現在價格開始下降,中國在未來幾年內整個電動汽車的銷售可能會實現翻番。”
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增長,韋德布什預計,特斯拉有望在2022年實現全球100萬輛的交付里程碑。特斯拉的Model Y車型的價格已經下降至33.99萬元起,比最初公布的價格低了30%左右。
在汽車市場長期不景氣以及對電動汽車初創企業生存能力的擔憂之后,中國互聯網汽車制造商在過去幾個月中也看到了交付量的激增。過去兩天,包括蔚來汽車、理想和小鵬等企業都公布了交付數據。
蔚來表示,2020年電動車交付量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以上,達到43728輛。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此前預計,將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在歐洲恢復國際擴張計劃。蔚來汽車還計劃在本周六發布一款全新的轎車。
理想汽車也宣布去年交付了32624輛電動車,該公司首款SUV電動車理想One的交貨量在12月達到了創紀錄的6126輛。自去年7月份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理想汽車的股價已經上漲超過150%。
小鵬汽車周一宣布,2020年交付了27041輛電動車,同樣是比一年前增長了一倍以上。小鵬汽車去年6月發布的P7轎車銷量占全年總銷量的一半以上。自去年8月份在紐交所上市以來,股價已上漲了185%以上。
在特斯拉和中國赴美上市汽車企業的強勢帶動下,一些原本在生死邊緣掙扎的企業也開始重生。拜騰汽車1月4日獲得了富士康2億元的注資,雙方將共同研發制造電動車,盡管2億元對于造車而言杯水車薪,但是獲得了這筆“續命錢”,仍然幫助拜騰解決了燃眉之急。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