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原科技城無人駕駛院士高峰論壇”在鄭州召開。
論壇以“無人駕駛產業化路徑及安全解決方案”為主題,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核心話題,解讀無人駕駛技術及未來趨勢,剖析產業前沿與安全生態,共話無人駕駛發展未來。
在雙碳戰略的背景下,以電動化為基礎,賦能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已經成了必由之路,更是實現“碳中和、碳達峰”必備路徑。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的演講中進行了系統解讀。他指出:“目前,國內電動化、智能化實現全行業滲透,引領全球發展趨勢。同時,作為智能網聯汽車天然最好的載體,國家戰略是要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基礎的智能網聯汽車。”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規模全球領先,技術水平國際先進,新能源客車制造水平全球領先。1995以來,從示范運營到乘用車、客車、物流車等多領域普及,電動化發展是我們的上半場;2021年開始,進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時代,我們要在全領域發力。”孫逢春表示。
如今,伴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程度的加深,在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無人駕駛汽車也面臨遠程攻擊、惡意控制、隱私保護等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帶來了“智能網聯內生安全問題”的前沿思考。他表示:“新一代車聯網技術出現,以及感知技術、決策算法、控制和執行及器件技術等各種進步,將進一步促使‘聰明的車、智慧的路’成為現實。但是,沒有顛覆性的理論與技術創新,智能網聯汽車就無法擁有可以信賴的‘安全底盤’。智能網聯汽車的雙重安全屬性(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正在成為剛性需求。”
“以內生安全賦能智能網聯汽車,將有望構建國際領先、獨創獨有的安全理論和技術體系,能夠系統化解決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問題,為汽車行業在網絡化時代,提供可量化設計、可驗證度量的雙重安全技術保障。”鄔江興表示。
論壇現場,清華大學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發表“智能網聯技術路線與發展方向”演講,從“發展現狀與挑戰、技術路線、產業實踐及展望”等四方面,解讀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新生態。
“未來,我們認為,智能網聯汽車會承擔將智能汽車、移動出行與社會生活要素融合的工作。通過自動駕駛,智能汽車將‘智慧移動、智慧工廠、智慧能源、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居民、智慧基礎設施’接通融合,將為構建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提供有力支撐。”李克強表示。
而談及無人駕駛技術進展與產業化發展路徑,文遠知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韓旭深有體會,他表示:“與宇通等上、下游企業密切合作,獲益良多。未來,我們希望完全使用自動駕駛小巴、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公交車,打造一套完全給城市提供自動服務駕駛的自動駕駛基礎設施,助力產業前行。”
當前,中原科技城“全球首個開放道路L4級自動駕駛公交線路、國內首條商業化運營自動駕駛公交線路”等項目紛紛落地。其中,金融島自動駕駛一號線,是國內首個批量運營的智能網聯公交線路,即將投入使用的“中原科技城雙一百”項目,也將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車隊,為當地居民帶來更智能、安全和高效的出行服務。
本次論壇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河南省汽車工程學會、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和河南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聯盟主辦,宇通客車承辦。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