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柳州市開展政企聯動,積極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城”新名片,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柳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崔峻在“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2021年高峰論壇”上表示,近年來,柳州市通過政企三級聯動機制,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的優勢,積極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和引導全市消費力量,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形成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柳州模式”,并逐步走向全國。
根據日前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城柳州范本大數據報告》,截至今年9月底,柳州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0.4萬輛,占全市汽車保有量的10.9%,而在日常每天出行的100輛車輛中,就有23輛是新能源汽車,已超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位居全國第一,乘用車電動化率從2018年的19.9%躍升至2021年的31.6%。
據介紹,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柳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2018年柳州市政府與上汽通用五菱創新性地成立了“政企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探索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與產業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即政府提供政策及公共資源扶持,企業提供產品及技術支持,協同推進打造良好的城市新能源汽車生態環境。
目前,柳州新能源生態建設成功地實現了對汽車生產、日常用車、停車充電等環節的全方位覆蓋。短短幾年,“柳州模式”不僅成功打造了“十分鐘充電圈”用車生態,累計建成各類充電設施3萬余個、充電站點1330個,而且通過大力推廣小型新能源專用泊位、允許新能源汽車在公交專用道行駛,新能源汽車用戶每天可節省擁堵時間約13.3分鐘,節約找車位和停車時間約7.56分鐘,平均每天節約通勤時間共計20.86分鐘,“柳州模式”有力地提升了市民綠色出行獲得感,也推動了柳州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
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柳州模式”,發力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共同構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群,每年可創造出千億產值,已經成為引領柳州汽車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同時還給柳州市生態環境帶來巨大變化。2020年柳州市PM2.5年均值為29微克每立方米,首次降至3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環境空氣質量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城市優良天數比率再創新高,達到96.7%,超額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下達的88.0%的目標任務。
“中國新能源汽車城”成為柳州一張新的名片,其背后不僅是柳州市委、市政府創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是上汽通用五菱瞄準新賽道,踐行了綠色出行使命的探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葉盛基說,柳州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涌現出像上汽通用五菱這樣的優秀企業,產品從“國民神車”到“為人民造車”,拉動地方新能源汽車產業從“跟跑”向“領跑”華麗轉身。
自2014年開始,上汽通用五菱緊跟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方向,結合汽車消費升級和用戶年輕化趨勢,以新四化戰略為核心加快創新步伐,發力小型新能源汽車市場,創新性地打造全球小型純電動平臺(GSEV-Gl obal Smal l El ectr ic Vehicl e),重新定義小型電動車的空間、安全、能耗、能源補給和服務。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小型新能源汽車產品累計銷量達62萬輛,位居全球小型新能源汽車第一。其中,“人民的代步車”宏光MINIEV上市以來累計銷量超40萬輛,連續摘得中國新能源市場銷量冠軍,2021年1月、4月、7月、8月四度奪得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冠軍。據統計,2020年以來,上汽通用五菱小型純電動乘用車貢獻了我國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最大增量。
不僅是出行便利、成本低,GSEV系列產品的持續暢銷,也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了顯著貢獻。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城柳州范本大數據報告》顯示,現在,全國每10輛小型新能源汽車中,就有5輛來自五菱。五菱小型新能源汽車月均上線率達96.33%,高于全國78.75%的均值;累計行駛里程超過41億公里,相當于環繞地球10萬多圈,同時,節約燃油超3億升,減少碳排放超5億千克,有效助力“碳中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銀雁 實習生 黃柯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