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為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突破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瓶頸,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到,“十三五”期間,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充電技術快速提升,標準體系逐步完備,產業生態穩步形成,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輻射面積最大、服務車輛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截至2021年底,全國充電設施規模達到261.7萬臺,換電站1298座,服務近800萬輛新能源汽車,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快速發展的背后仍存在居住社區建樁難、公共充電設施發展不均衡、用戶充電體驗有待提升、行業質量與安全監管體系有待完善等突出問題,亟需加快相關技術、模式與機制創新,進一步提升充電服務保障能力。為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明確相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推動解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維中存在的問題,助力電動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國電動汽車充電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意見》主要有八方內容:
(一)關于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安裝。私家車是未來交通電動化規模化發展的重要領域,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市場滲透率達到20.6%,居住社區充電需求日益凸顯。《實施意見》提出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推進和責任落實,要求物業等居住社區管理單位和業主委員會積極配合。既有居住社區要積極開展充電樁改造,新建居住社區要嚴格落實配建要求。預留安裝條件的標準是要將管線和橋架等供電設施建設到車位,要加強規劃報批、竣工驗收的監督管理。
(二)關于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安裝。目前,我國公共充電樁達到81萬個,其中,廣東、上海等排名前十地區的公共充電樁規模占比超過70%,而縣城、鄉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我國高速公路充電樁1.38萬個,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尚未實現全覆蓋。《實施意見》提出要科學編制充電基礎設施“十四五”規劃,促進充電設施規范有序發展。對于城市公共充電網絡,要合理布局、多方兼顧;對于縣城鄉鎮充電網絡,要加快補齊建設短板;對于高速公路充電樁,要求將快充站納入高速公路服務區配套基礎設施范圍;對于單位和園區內部充電樁,要求加快配建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并鼓勵對外開放。
(三)關于新技術研發應用。《實施意見》提出要繼續加大新技術研發,持續完善標準體系。要充分發揮動力電池的儲能特性,探索推廣有序充電、V2G等形式,實現電動汽車與電網的協同互動。在礦場、港口、城市轉運等場景因地制宜推廣換電模式。
(四)關于充電設施運維和網絡服務。《實施意見》在充電設備運維管理、提升服務體驗等方面提出了優化措施。要求充電運營企業加強運維,提升設備可用率和故障處理能力。要求各運營平臺強化信息共享和便捷支付,提升充電便利程度。
(五)關于配套電網建設。《實施意見》要求加強配套電網建設和供電監管。要求電網企業加大配套電網建設,相關部門要對配套電網建設用地、廊道空間等資源予以保障。要求電網企業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落實“三零”“三省”服務舉措。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要加大供電和價格政策執行監管,規范轉供電行為。
(六)關于質量和安全監管。《實施意見》提出建立健全行業監管,要求落實各方安全責任,嚴格充電樁建設各環節安全把關。要建立火災事故調查處理、溯源機制,鼓勵相關安全責任保險推廣應用。通過國家、省、市三級充電設施服務平臺加強監管。
(七)關于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實施意見》提出要對公共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各地建立與服務質量掛鉤的運營補貼標準,加大新技術補貼,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提高金融服務,鼓勵保險機構開發適合充電設施的保險產品。
國家發改委官網截圖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